为坚定文化自信,赓续荆楚文脉,唱响长江之歌,7月25日至30日,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楚峡荆韵实践团队赴宜昌秭归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沉浸式体验峡江皮雕非遗技艺、探访屈原故里、参观三峡水下移民博物...
2025年,中国疗愈经济规模突破10万亿元,一场非遗复兴运动正悄然改变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非遗不再是博物馆的静态展品,而是化身情绪医生,以针线、音律与色彩治愈都市人的焦虑与孤独。江苏省坐拥底蕴深厚的非物...
为学习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推动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5年7月,教育科学学院非遗豫韵传薪队以豫韵华章传星火,郑州考察谱新章为主题,赴河南省郑州市开展为期八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进入2025年,国家民委在全国民委主任会议上明确提出...
7月10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非遗童绘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将清代广州流传至今的珍贵非遗技艺广彩,带入了河源市新江街道卫星社区的课堂。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非遗技艺的传递,更是一次连接高校智慧与社区根脉的文化实践...
7月4日至11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古韵今承实践团走进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开展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前山凤鸡舞、造贝林九棍两项非遗项目,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青...
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践行青年担当,7月27日,北京科技大学长青青沁支教实践团展开探寻非遗罗罗腔主题活动,对灵丘县罗罗腔剧团副团长张翠娥进行了3小时的人物访谈,收集到宝贵的...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贵州黔西南花糯小分队深入黔西南地区,实地探访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万峰林腹地的纳灰村到山腰斜坡上的普梯村,从非遗工坊的蓝白纹样到贵州醇酒厂...
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海情艺路童行支教团一行15人,赴甘肃省正宁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依托校地共建的大学生社会...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号召,7月4日至10日,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瓷语传薪火,青春筑乡情社会实践团,深入河南省平顶山市、洛阳市基层一线,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
7月21日至27日,南平建发悦城中心暑期蜕变计划与非遗同行活动圆满收官。这场以探・宋韵非遗、品・宋韵文化、尝・宋韵美食为核心的活动,带领孩子们踏上了一场穿越千年的宋代非遗研学之旅,让非遗文化在沉浸式体...
近日,莫斯科艺术学院丝路艺创辅导员工作室携中国非遗京剧脸谱走进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在此展开。以文化为笔、以交流为墨,在中俄师生的共同参与中,共谱文明交融鲜活篇章,为...
在苏州的巷陌深处,木梭叩击丝线的声音已回响了千年。缂丝,这门以通经断纬雕刻光阴的技艺,曾为帝王织龙袍,为名士摹书画,却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几近失传。当世人惊叹于宋代《莲塘乳鸭图》的瑰丽时,鲜少有人知晓有...
2025年7月,国际教育学院/莫动理工学院烙影拾荒者实践团前往河南省南阳市开展关于南阳烙画传统技艺濒危性分析与抢救性记录的暑期社会实践。短短几天的调研,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与困境,也让同...
7月10日至24日,榆林学院踏迹寻秧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为期14天的三下乡活动,聚焦陕北秧歌传承现状,深入走访民间传承人,同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践项目,于7月16日由团队负责人带队赴西安工业大学,参加陕...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