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闽东之光

福建宁德屏南县乡村振兴文化带:跨界融合 碰撞产业新火花

发布时间:2023-04-06 22:45:32 来源:闽东日报

3月21日,走进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扑面而来浓浓的明清遗风,这里的古建筑颇具特色,整个古建筑成“臼”字分布,是明末清初为便于避难和防御特意修建的。村里文物古迹以地面古建筑为主,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以及大量的城楼街巷、桥梁路亭、宫庙建筑、宗祠建筑、民居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碑刻等乡土古建筑。这里还是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甘国宝的祖居所在地。

据载,漈下始祖甘细旷公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自浙江入闽,定居漈下繁衍,至今已有580多年。如今几百年过去,这里的建筑依旧保存完好,标志性建筑明代古城楼和马氏仙宫,以及清乾隆皇帝御赐“福”字匾、甘国宝指虎画,依稀可见当时漈下的繁荣昌盛。

漈下传统文化深厚,民俗活动极具特色。每年农历六月,村里都举办舞龙舞狮、化妆巡游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四里八乡的村民慕名前来观赏。眼下,这里的人们正以乡村旅游为平台,发展文创产业,致力保护和修复文化遗存,精心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让漈下古村焕发新的光彩。

从漈下沿甘溪向东,路过巴地、小梨洋两个村。巴地村是屏南县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村,系闽东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2017年被评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村寨,该村主动挖掘畲族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畲家祭祖节”“三月三”“火凤凰”等活动,不断传承畲族歌舞与民俗,打造产业鲜明、风情独特的畲族特色村寨;小梨洋村依托甘国宝故里,创新开发“名人文化+旅游”的乡村型旅游模式,以小梨洋村聚落格局为景观载体,以甘国宝名人文化为依托,融合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业态发展,打造一个集旅居休闲、活动体验、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这些村落的发展都囊括在甘国宝文旅小镇建设中,而甘国宝文旅小镇是屏南县乡村振兴文化带的组成部分之一。

屏南县是革命老区县、高山生态县、风景名胜县、文化厚重县,该县围绕境内深厚历史和文化特色,规划甘棠乡甘国宝文旅小镇片区、熙岭乡以龙潭为中心的文创片区和代溪镇以北墘村为中心的黄酒小镇片区等三个片区为乡村振兴文化带。

提起龙潭村,最有名的当属文创产业,村里黄墙黛瓦的古民居下是一个个新生文创业态。产品设计、艺术培训、文化体验、创业基地……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与安逸,听古戏曲“活化石”四平戏的悠远唱腔。

同样以文创著名的还有四坪村。四坪村位于屏南县熙岭乡东南部,这里盛产水稻、无核柿、水蜜桃、苹果、板栗等农产品,还有芋头饺、鼠粬饼、锅边糊、米烧兔和粉扣等特色美食。近年来,四坪村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注册“云四坪”公共品牌,举办“首期屏南乡村振兴沙龙——新时代务农记”“四坪发展座谈会——生态转型与全域资源价值实现”等座谈、研讨活动,完成“四坪慢生活生态创意村规划设计”,成立运营小毛驴四坪农园、爱故乡驿站等,激活乡村发展活水,助推经济发展。

通过“文创+”的模式发展,以龙潭为核心,辐射四坪、墘头、三峰等古村落的熙岭文创片区正悄然兴起。

领略了古色古香,体验了文创业态,当然还要品一品黄酒飘香。

北墘村的酿酒技艺代代相传已数百年,村里家家户户都会酿酒,黄酒年产量达1000吨。该村通过举办黄酒文化节,进一步提升了黄酒品牌与传统村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调动了村民参与宣传黄酒文化的积极性。

同时,北墘村积极挖掘开发自然山水、村落景观、民俗文化和黄酒文化等特色资源,增强旅游产业内蕴和魅力,激发乡村旅游活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北墘黄酒只是代溪黄酒的组成部分之一。代溪黄酒小镇黄酒以北墘老酒、玉洋老酒、善溪娇酒、四坪老酒、龙潭老酒为最,已经形成特色品牌——惠泽龙酒业、白水洋酒业、福田家酒、善溪醇酒业、珑泉古酿、康里红、北墘老酒等,为屏南乡村振兴文化带增加底蕴。

如今,代溪黄酒小镇已打破传统家庭作坊式酿造的束缚,以产业化、公司化的模式,扩大生产规模、拓宽销售渠道,使黄酒酿造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酿酒虽已现代化,传承百年的手工酿造技艺却永流传。一如屏南乡村振兴文化带,变的是片区联动的跨界融合发展模式,不变的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刘源)

学习大军荐稿

责任编辑:田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