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屏南县公安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山区道路交通特点,探索公安交通管理新举措,走出了一条符合山区特点的交通安全管理新路径。2022年,屏南县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部下降,事故起数下降42.86%,死亡人数下降28.57%,受伤人数下降63.64%,财产损失下降14.58%。
创新机制惠民生
闽东山区道路坡陡弯急,基础设施薄弱,临水临崖防护不足,群众安全意识薄弱,警力严重不足……面对交通安全管理诸多难题,屏南县公安局积极探索,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公安交管部门牵头,交通执法、农机、城管、教育等部门参与的“1+N”联勤联动常态化交通管理勤务模式。
今年春运期间,屏南县公安局组织开展全县交通安全整治联勤统一行动,在交通主干道全面布警,筑牢农村路口安全防线,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对驾乘人员精准推送交通安全提醒,营造了平安祥和的节日环境。
屏南县公安局深度开展以队队联勤(交警大队与其他执法队伍)、队所联勤(交警大队与派出所)、所所联动(相邻派出所相互联动)三级联动模式,不断做强“1”、拓展“N”,壮大联勤联动力量,打通了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联勤联动除隐患
屏南是典型的山区小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区,农村人口、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交通事故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一起交通事故伤害的至少是两个家庭。做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保护好群众生命安全,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好实践。”屏南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黄文挺说。
屏南县公安局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隐患点实地调研,带队到一线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县公安局联动城市管理等部门,大刀阔斧整治占道经营、占道摆摊、乱停车和私自安装“燕尾伞”等违法乱象,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风险隐患。
2022年,屏南县公安局持续推进各类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全县共新增安全护栏5100米,设置各类宣传提示牌518面,拆除违章占道经营摊点200处,拆除摩托车、电动车“燕尾伞”5000多把,强制报废摩托车4108辆,排查整治道路安全隐患198处,消除了一大批道路安全隐患,营造出更加安全、顺畅、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综合治理见成效
随着以屏南网红打卡地熙岭龙潭古村落为代表的乡村文创振兴的蓬勃发展,龙潭、前洋、厦地、漈下等传统古村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也入住了大量的“新村民”,屏南农村交通安全管理面临新压力。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屏南县公安局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断深化道路交通管理,建立以乡村警务为支点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机制,在龙潭村、仙山牧场等重点区域设立乡村警务室,在全县推行“一村一警种”工作机制,局机关各警种纷纷下沉一线,与各派出所共同担负起农村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实时掌握村级交通安全信息。
针对农村地区“五小车辆”管控难的问题,全县各农村派出所建立“五小车辆”动态档案,强化对农村地区摩托车、电动车的实时管理,建立摩托车(电动车)事故预防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山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筑防护墙。
如今的屏南,无论在城区还是在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各种交通乱象日益鲜见,交通面貌焕然一新,交通事故大幅下降,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山区交通安全通行网越来越安全。(郑明 韦宣任 叶黄清)
学习大军荐稿
责任编辑:田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