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周宁县泗桥乡溪口村村民肖守香用今年第三季度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了2袋大米:“大家都想拿高分当表率,争进积分排行榜,多有面!”
建立“积分超市”是泗桥乡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的举措之一。泗桥乡党委书记郑春章介绍,近年来,泗桥乡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成立乡村振兴示范片联村党委、建立基层综合治理平台、构建多元调解格局等举措,切实为乡村振兴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22年,泗桥乡被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
“红色引擎”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泗桥乡坚持党建引领,将产业发展作为巩固乡村治理成果的关键性举措,努力构建“山上有花、林间有果、水里有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带动村财、村民“双增收”。
2022年5月10日,泗桥乡乡村振兴示范片联村委员会在溪口村揭牌成立。乡村振兴示范片联村党委由下楼、坂坑、窑、常洋、溪口、杨厝边6个村联合组成,形成“以点带面、一线串珠、全域推进”的党建促乡村振兴新局面。
“我们将以联村党委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整合各村资源优势,放大‘1+1>2’的组织效应,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加快推动泗桥乡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泗桥乡乡村振兴示范片联村党委书记黄建权介绍。
在推动各村抱团发展的同时,泗桥乡与南平市政和县镇前镇签订“党建引领边界联建,同频共促乡村振兴”框架合作协议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睦邻友好共建活动,以人才、技术、平安创建和产业发展等为纽带推进打破地域壁垒,促进资源要素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两地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方面取得新成效。
泗桥乡构建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局面,应验了那句俗语——“众人拾柴火焰高”。泗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乡人均收入预计可达19000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00元。
“数字赋能”让社会治理“活”起来
走进“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泗桥乡坂坑村乡村驿站,入口处大屏幕上正在运行的基层综合治理平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该平台是我乡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智治’的一个具体实践。”泗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基层综合治理平台共设立疫情防控、平安建设、民生服务三大模块,返乡人员可通过扫码登录微信小程序将个人相关信息上传至平台报到,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员交叉接触;平台接入河道巡查、平安家园等安防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和回看相关信息,平日里平台通过村村响广播自动语音播报宣传防火、防汛、防寒等相关信息。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群众可以通过随手拍、留言、语音等方式第一时间将诉求上传至平台,由专人负责将相关诉求分解到各村、各网格处理。
社会治理重在“全民参与”。依托该平台,泗桥乡建立“积分超市”,设立积分排行榜,村民通过履行村规民约、助力乡村振兴、文明实践、完成村里安排的任务就能够获得积分,通过“积分超市”还能够兑换生活用品。“积分超市”建立以来,不仅推动村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还有效约束了一些村民的不文明行为。
泗桥乡溪口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景辉表示,今年溪口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秘诀就在于“积分超市”发挥的大作用。
“多元调解”让矛盾纠纷不上交
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
泗桥乡地处“闽东西大门”,与政和县镇前镇、澄源乡相毗邻。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社会历史,泗桥乡一度呈现典型的“三多”情况——信访事件多、矛盾纠纷多、热点难点多。
组建金牌调解队、成立全县首支正规化巡防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为解开“三多”局面,泗桥乡凝聚乡调委会、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构建多元调解格局,同时加强与镇前镇、澄源乡联防共建,以平安创建为纽带,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针对坂坑、下楼、窑、常洋、溪口、杨厝边6个村地域相邻、人文相亲的辖区实际,泗桥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村的老村干、专兼职人民调解员、综治协管员成立联村调解委员会,破解村庄“条块”制约,减轻人力、物力、财力负担,进一步提高治理效能。
针对2020年启动的国省干线纵三线(北段)项目涉及窑、杨厝边、溪口3个村的安征迁问题,联村调委会成立后,成功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泗桥乡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2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未发生因调解不当、不及时而引发“民转刑”案件或群体性事件。(王淇锋 通讯员 缪景龙)
学习大军荐稿
责任编辑:田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