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文化

走新四军四县纪念馆 访抗美援朝九旬英雄

——南京师范大学红色血脉实践团队实践之镇江篇
发布时间:2022-09-04 16:33:43 来源:中国报道

7月11日上午,红色血脉实践团队的陈启烜同学为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进一步弘扬爱国精神,追溯红色记忆,感受革命情怀,走访了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

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是一个承载新四军苏南抗战光辉历史的地方,原址为镇江市宝堰镇“怡和酒行”,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

初入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

当年,酒行主人考虑到防盗防土匪,将宅院建得特别坚固,四面都有射击孔和瞭望孔。宅院还设有更楼、哨楼,空中通道、地下暗道,分布合理,防卫能力异常坚固。1938年5月,粟裕率领先遣支队到宝堰进行战略侦察的时候,将这里选定为新四军东进之后的一个秘密指挥中心。同年6月15日,新四军一支队抵达宝堰,陈毅、王必成等便居住于此。1982年3月,宝堰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会址被省政府确定为“革命纪念建筑”,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在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会址基础上筹建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1995年9月,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建馆至今,该纪念馆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设在一楼的新四军革命实物馆,陈列着新四军战士穿过的草鞋、使用过的武器以及缴获日军的战利品。这些锈迹斑斑的抗战文物,仿佛向游人讲述着当年新四军官兵英勇抗敌的一系列故事。陈毅的办公室设在西厢房,屋内的木床、桌椅等大部分家具是陈毅当时使用的物品。当年,陈毅与茅山东麓的实业家纪振纲曾在这间办公室促膝长谈,结成知交。纪振纲后来将自己的2200多支步枪、20多挺机枪、一门迫击炮和大量弹药全部交给了新四军,并主动将人员达2218名的自卫武装编入新四军部队。

与工作人员交流

李璐女士是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34岁,政治面貌为普通群众。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来到纪念馆工作。工作内容主要为介绍馆内历史、陈毅在宝堰期间做的工作,讲解陈毅在这里主持召开的镇、句、金、丹四县抗敌总会的意义,展示中国第一代红色摄影家程默先生的优秀作品。

陈启烜同学怀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梭,走进了这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缩影。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将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将红色精神在社会现代化道路上发扬光大。革命先辈播撒的精神火种,一定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采访退伍老兵

16日下午,为提高人们对退伍老兵的关注度,陈启烜同学选择抗美援朝铁道兵华锁虎老人为本次采访对象。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一支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不朽贡献的军队。

陈启烜同学走到古镇宝堰南菜园,走进一户朴实的农家房。住在房子内的是一位退伍老人,名叫华锁虎,今年已经91岁高龄,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51年在家乡宝堰入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老人虽年事已高,骨瘦形销,但精神抖擞,言辞流利,十分健谈。

经访谈得知,老人没上过学,年少时给别人家当过放牛郎。当被问到为什么志愿入伍时,老人的神情明显有些激动,当年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要建设,参军能够有所补贴,而自己的家庭生活困难,为了维持生计,最终选择参军。

军旅的生活单调而又艰苦,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军的作用不言而喻,“白天美国飞机轰炸,晚上我们抢修铁道,保障作战物资的输送,每天都是这样。”看着目光坚毅的老人,陈启烜同学仿佛回到了当时战火纷飞的年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保证军事交通的畅通,由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以及铁路运输系列大队,三部分组成的共有10个师的铁道兵部队,相继入朝,进行铁路战地保障。铁道兵加上国内的技术人员共计19万人,为创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做出了巨大贡献。

老人于1957年退伍,次年回到家乡,在当地的供销社找了一份工作维持生计。陈启烜同学询问,在退伍转业后,政府与相关部门是否有相应的制度措施保障他们的生活,但老人却说:“那个时候没有这个条件,连年饥荒,根本管不了我们,有的人回家之后接着种田,一直到现在。我找到了工作,退休之后拿退休工资。”短暂而又传奇的铁道兵经历,带给这位老人的只有对和平与生活安定的向往,昔日的战友大多已不在人世,老人也早已闲于家中,安度晚年。当被问及退伍后是否有参观过红色景点,老人则是爽朗地摆了摆手:“这么多年,我什么地方都去过了,比如毛主席纪念堂,从南到北,记不太清了......”

临走时,陈启烜同学与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兵合影,郑重道别。这次采访带给陈启烜同学的感悟颇深——并不是每一位退伍军人,都拥有传奇一般的人生。像这样平凡却充满个性,在简单的日子里熠熠生辉,才是更多老一辈战士们的人生。

老兵精神赓续流传,陈启烜同学希望将这样平淡却不平凡的、最可爱的人介绍给更多青年,去了解,去感悟,在往后的人生中,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传承红色精神,闪耀自强光辉。(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刘铸)

责任编辑:田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