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创

孙若风:一个关于城乡关系的隐喻

发布时间:2021-08-19 12:00:21 来源:中国报道

我是把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当作关于城乡关系的隐喻来看的。它描写了一个渔人偶然进入桃花源的见闻,结尾是:“数日,辞去。此中人语去:‘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在这里,作为城市的“郡下”是无法进入桃花源的,再也无人问津的桃花源,实际上就是不归之乡。或许,还可以把《桃花源记》理解成一千六百多年前陶渊明留待我们打开的时间胶囊,为今天继续展开的城乡故事——一个梦想变现实的史诗级大剧,埋下的伏笔,因为,我们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桃花源是一个传说,还是真实存在,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作为一个与世隔绝的乡村社会,最具特征的是它的乡村文化,包括它的村容村貌、生产生活,精神状态、邻里关系等等,可以说,就是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关于美丽乡村的“原型”,是今天《乡村振兴促进法》关于文化振兴要求、特别是乡风文明要求的精神源头。

与世隔绝的乡村在今天很难存在,即便是在历史上,真正与世隔绝的乡村也不可能像《桃花源记》描述的那么美好。乡村与城市互视、互动,是不可避免的,在今天也是必需的。新型的城乡关系,应该是唇齿相依,相濡以沫。因此,如果把《桃花源记》看作一个隐喻的话,它告诉我们,文化在乡村与城市的融合中是何等重要!

文化融合不仅是城乡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以成为整体撬动城乡融合的杠杆,成为促进城乡各类要素流动并产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新时期之初,以开展家庭承包责任制成为改革滥觞的乡村,一度生机盎然,但由于历史的包袱太重,很快又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中的短板,引起中央和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一号文件”,成为中央强调农村农业重要性的标志性符号。1982-1986年中央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进入新世纪,从2004年开始,又连续15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些文件记录了中国农村发展脚印,从中可以看到,乡村文化逐步增加权重,最终成为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任务之一。与乡村振兴高度关联的解决城乡矛盾的方略也在发生变化,经历了从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三个阶段既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文化的份量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一个关于城乡关系的隐喻 摄影 孙宝现)

在“城乡一体化”阶段,文化领域曾出现了防止乡村按照城市样子一体化、抹杀乡村文化个性的清醒声音。进入“城乡融合”阶段,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得到了解决。但是,不意味着一些地方领导,还有文化和旅游领域内的人,认识不再停留在“一体化”阶段上。如果不考虑乡村的主体地位,不考虑乡村文化特征,处处用乡村文化建设来对表城市,这样的认识不仅是落后的,而且是有害的。

“城乡融合”阶段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在文化表现得更为充分,把握这一点,无论是对于城乡文化发展而言,还是对城乡融合的相关领域乃至于全局而言,都至为关键。

特别要关注的变化,就是乡村获得了与城市一样的平等地位,平等待遇,平等发展,具体表现为,乡村与城市互促、互补、互利。“城乡统筹”阶段,核心是要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城乡一体化”阶段,进而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乡村振兴阶段,又进一步提出要把乡村作为与城市具有同等地位的有机整体,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共存共荣。

这是城乡定位的历史性变革——

它深化了对乡村的认识,特别是对乡村禀赋、地位的认识,体现了对乡村作用于城市发展规律的把握。新型城乡关系应该是,城市和乡村各自凭借优势,相互促进,相互带动。不是单向带动,不是单方主动,不是单一主体,而是乡村与城市互相带动,双方都是主动作为、都是行为主体,以此充分释放农村要素,激发农村活力。这就有可能改变乡村被迫、被动、附庸的角色,改变城乡之间扭曲、紧张的关系,扭转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格局。

它认识到乡村与城市各自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彼此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互利共赢中得到解决。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乡村固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得到城市的带动,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实占有优势,但摊大饼式的扩张,带来城市承载力的一系列问题,资源流费、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等“城市病”丛生,与此相关的人的精神疾病也日渐突出,这些问题有些也需要面向乡村才能得到缓解。

它更认识到,无论城市如何发展,乡村将永远存在。而且,中国过去是一个农业大国,今天,农业仍然是经常由“一号文件”确定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一“工程”。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口不断下降,但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城乡发展,如乾坤并生,阴阳协调,没有城乡的和谐,就没有中国的和谐,必须让乡村与城市成为社会发展的两核,双轮驱动,比翼齐飞。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目前中国最突出的矛盾。这种认识,与当今关于城乡关系的全球性认识是一致的,但它更源自对中国历史演进和现实发展的深刻洞察。党的十九大把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其主要指向,应该是乡村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的时代。解决城乡矛盾,最初是由经济问题导出,但是,从发轫之始就有着人文的情怀起着推动作用。而且,随着这项工作在中国的深入展开,文化的份量也在加重。在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这两个阶段中,公共文化服务已经进入了视野,在城乡融合阶段,也会随着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突显,文化彰显更大的能量。

这样的城乡融合,事关当下、传统、未来:

——当下。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基础公共文化设施上,也体现在乡村文明建设、艺术创作生产、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等多个方面。这些差距的解决,有的通过以城带乡起到了明显作用,比如图书馆,不少地方在地市级建立总馆,向下延伸到县级建立分馆,再继续向下延伸到乡镇、村,把触须扎到了最基层;有的方面则差强人意,比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多年前在有关文件里提出“以城带乡”,但带动力不强,必须考虑用城乡互促的办法来推进。近年来,乡村文化产业,特别是与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获得成功并取得经验,一方面整体带动了当地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方面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特别是特色农业的发展,显示了乡村在特色文化产业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也显示了它在供给侧发力、对城乡文化产业和市场的带动力量。

——传统。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化都是在城乡的穿插过程中发展的,多少年轻人从耕读传家的乡间走出来,进城参加科举入仕,成为城市文化的参与者。过了些年,他们告老回乡,作为乡贤,又影响着乡间文化的延续。这是城乡文化互动的一个缩影。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及受中国影响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采取的选拔官吏方法,虽然有消极一方面,而且后来积敝严重,但总体上,是世界公认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仅从城乡文化关系上,就有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至少可以说,在打破城乡壁垒上,有过重要的贡献,这些从乡间走出去又返回来的古人,他们的行为、诗文,至今影响着我们,酝酿和强化了今日的“乡愁”。这还只是观察我们这个农耕文明大国城乡关联的一个角度。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样式的演变,走过的基本路线,是从乡间进入城市,然后又反哺乡间。城乡文化关系互促互动关系的终止,以至于恶化,是从近代以来乡村的凋敝开始的。在一定意义上,重建城乡文化互促关系,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未来。从历史上看,很多经济现象最终都演变为文化现象。城市、乡村作为最初的经济体现,最终都发展出城市文化、乡村文化,成为文化的载体和符号。今天在城乡融合的整体工作中,从怎样的思想、战略出发,在哪些方面推进、实施了哪些政策措施,等等,不仅决定了这些方面的最终工作结果,而且决定了未来会留下怎样的城乡融合文化。这个“文化”,包括城乡互动中形成的各项文化建设任务,也包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它关涉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的城乡观念,关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文化在城乡融合中能够发挥杠杆作用,是因为文化自信在今天中国深入人心,是支持开展各方面城乡融合的思想指引、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而且,在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中,文化除了文化振兴的任务之外,它还可以在其他振兴方面,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中,全面融入,与它们相互赋能,并在这样的相互实现中,促进文化自身的振兴。

要发挥文化的杠杆作用,在文化上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文化任务。这既是城乡融合中的基本任务,也是文化对城乡融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城乡融合的主要矛盾方面在乡村,因此,要把关注点和着力点放在乡村。应该对标《乡村振兴促进法》中的“文化振兴”任务,主要是乡风文明建设、乡村艺术创作生产、公共文化服务、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文化市场繁荣与管理,等等,从当地实际出发,补缺补差。而且,在城乡互动中,乡村要改变被动接受的心态,以主体的角色、主动的心态、主人的身份,发挥自己的优长,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乡村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在城乡文化的两极张力中,促进城乡的发展乃至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

城乡融合中的城市文化发展,要自觉增加与乡村文化互动的维度。地方主管部门应准确把握城乡融合背景下文化融合的原则是城乡平等,重在互促、互补、互利,不能仍然停留在简单地以城带乡的思维方式上。在制定全局性工作规划和政策时,把乡村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且把城乡融合作为解决乡村问题和城市问题一举两得的工作,尽可能体现城乡融合的思路,“宜融尽融、能融尽融”。这是一项能够让城乡两方面居民受益并且具有开创性的工作。诚然,城市与乡村现实基础不同,不是不切实际地拉平城乡发展水平,有很多方面城市可以也应该先行一步。还有一些方面只适宜于在城市投入的基础设施及其他方面的建设或活动,还是要在城市进行,从趋势上看,一方面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这是城市化进程决定的,要让他们融入城市,融入市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活动进入乡村,包括演出、展览、展示活动,包括文化与其他领域相互搭台、唱戏的活动。这是积极的角度互换、场景互移。要密切城乡关系,就必须形成更多的联动。要激活和培育乡村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发挥农民作为文化主人的作用,让他们有意愿、有能力在家门口参与到城乡的互动。还要下功夫解决乡村目前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薄弱、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刚刚起步等方面的困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组织、企业家、艺术家、设计师、乡村创客,也应增强城乡融合的意识,在这个领域有更多的作为。

——文化情怀。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城乡文化融合,是需要有一点情怀的。有人担心,迄今为止,进入各级领导岗位和主管部门的人,还有介入乡村的各路文化、旅游人,很多还是出生在乡村,是农家子弟,与乡村有联系,有感情,因此,也有情怀。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情怀就淡了,乡村的事就没有这一代人这么用心了。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乡村毕竟是中国文化的故土,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这样的文化基因已经深植在我们的体内。而且,今天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建立在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随着中华传承传统文化回归社会,会强化全社会的乡愁意识,也会丰富和深化对于乡村的情怀。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对乡村的反哺,可以体现在对目前还处于发展弱者地位的同情,这也是应该的,但更应有尊重、敬畏。只有这样的态度,才可能让乡村以平等的地位与城市共生共荣。

更重要的还是要把这份情怀转化为产业动力和市场智慧。曾听到一位乡村创客在演讲时说,在乡村,“所有只讲情怀不讲效益的,都是耍流氓”,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不无道理。情怀还是要有的,有情怀,就会有激情、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也会有创造力。但是,情怀不能代替实干,还得懂市场,懂运营,懂与村民相处。这些对于从城市进入乡村的艺术家、设计师、创客来说更重要,他们的情怀可能更浓厚些,但如何把自己的专业与乡村实际结合起来,把城市的文化优势与乡村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并且找到一条打开市场的路子,还需要做很多功课。至于有些人,打着情怀的幌子,到乡村投机取巧,是不足为训的。进入乡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就要体现文化事业的本质,真心为民,让农民得实惠。如果是从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则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体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文化创意。创意经济的年代,人人能够创意,事事可以创意。而文化创意的特点,是利用文化要素与相关行业融合,产生兼具文化与实用功能的新成果。创意的关键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把看似没有关联的文化与其他事物融合在一起,或是通过文化的作用把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个事物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创意,可以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也可以体现在活动的组织、安排上。文化创意在当今中国风起云涌,不仅与世界性的创意潮流相融合,而且,中国审美传统是生活美学,历来崇尚审美与生活融合、与实用融合,在今天,还可以与市场、与消费融合。在国家大力推动下,近年来,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取得突出成效,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实际上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两个轮子。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关键,而创意恰恰可以促进产业融合。

要发挥文化在城乡融合中的杠杆作用,就必须更充分地运用文化创意。否则,文化就只能是“文化”而已,只能在自己固有的空间运行。只有通过创意的组织,通过“有意味的”形式或方式,把城乡联结起来,把专业艺术与乡村特点联结起来,把政府、企业、艺术家、设计师、创客和农民联结起来,把城乡融合中的各类公共服务、各类产业发展联结起来。文化创意能够将它们联结起来,起到穿针引线、发酵酝酿的作用,其基础是乡村文化的发展、文化氛围的形成,文化情怀的激励,再就是文化创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乡村民宿,本是简单的旅游居住场所,但是,经过文化创意,它已经成为当地乡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同文化遗产的传承枢纽,国家关于乡村民宿的标准也要求民宿的经营者、管家熟悉乡土文化,有责任引导客人参与当地的农事活动体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乡村民宿有效地拉近了城市游客与村民的距离,而且拉近了城市文化市场与乡村文化市场、城市文化产业与乡村文化产业的距离。乡村民宿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而且是城市居民需求量最大的产品,是当地的农特产品。来住民宿的城里人在这里实行了吃光(当地小吃)、住光(当地民宿)、买光(当地农特产品)的“三光政策”。而以上种种,都还只是文化创意在乡村产业融合中小试锋芒。

一个关于城乡关系的隐喻 摄影 孙宝现)

乡村的种子在乡村的土壤发芽,它要接受乡村的阳光雨露,同时也要接受八面来风。有这样的底子,有风风雨雨的滋养和磨砺,桃花源就能跳离“见光死”的魔咒。实际上,这些年,在不少地方出现了以“桃花源”为名称的美丽乡村,它不仅不排斥“郡下”,而且像当年桃花源中人欢迎渔人一样,欢迎城里人。可以说,这样的美丽乡村,是这里的村民与城里来的游客共创共享的桃花源,是城乡良性互动的桃花源——或许它们还有很多美中不足,但至少是在往这方面努力。在城乡融合中,会有更多的地方实现城市与乡村、浪漫与现实的无缝对接,会涌现出更多的桃花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 孙若风)

作者简介 孙若风,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蓝皮书》主编、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责任编辑:孙宝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