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 “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工程启动暨专家进校园活动” 新闻发布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18-10-09 19:08:32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卫明  报道) 日前,由上海市教育学会清河湾中学主办,上海北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上海星空北斗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协办,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五千年文化发展基金公益支持的“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工程启动暨专家进校园活动”新闻发布会于清河湾中学梅花厅顺利举办。该活动旨在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学生中医药常识,对中医药的科学性具有科学的认知,培植中学生的文化基因,唤醒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
 
       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嘉宾有:原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原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缪力;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周塞峰;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局长程卫国;青浦区清河湾教育实验园区理事长陆文一;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光华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星空北斗科技创新促进中心法人兼理事长张雷;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五千年文化发展基金主任、北京秋实融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徐凤芹;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五千年文化发展基金副主任熊俊杰;教育局综合教育科副科长郭佳怡;青浦区清河湾教育实验园区党支部书记丁瑾怡;上海市教育学会青浦清河湾中学校长朱国君;静安区政协常委、上海市培明中学校长叶纲;上海市朱家角中学校长蒋伟勇;上海市教育学会青浦清河湾中学副校长褚建秋等。
 
    朱国君校长在致辞中对来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中医药文化教学情况,强调学校将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五千年发展基金的公益支持和上海星空北斗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协助下,继续夯实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沿,让学校成为中医药文化弘扬与发展的阵地和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为学校差异化特色教育开辟道路,成为学校特色发展中的强大底蕴。

上海市教育学会青浦清河湾中学校长朱国君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周塞峰为活动的举办致辞,高度肯定了清河湾中学的办学理念,希望通过对中学生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学习,帮助他们更多的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认识中医药的神奇功能,使之成为我们健康生活中相生相伴的中医,希望通过实施“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工程”和开展“专家进校园活动”,在中学生中播撒中华文明的种子,为中医药学的传承、发展培养新生力量。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周塞峰

原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原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缪力表示,她非常高兴看到清河湾中学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中医药引入课堂,对学校高瞻远瞩的办学思路充分肯定,希望通过“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工程”的实施和“专家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在中学生心灵中种下科学的哲学思想、正确的生命观,现代的生活理念,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护和改善自己的身体健康,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原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原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缪力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五千年文化发展基金主任、北京秋实融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徐凤芹发言,非常荣幸能够看到中华国粹“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同时也非常感谢能够支持本次活动的举办,并表示愿意将更多中医药文化知识送进校园,帮助更多人学习中医药文化,以此让更多人自身及家庭受益。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五千年文化发展基金主任、

北京秋实融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徐凤芹

随后,在中央电视台著名公益主持人高潮东、上海市星空北斗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创始人张春霞的组织下,来宾代表们共按启动球,宣布“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工程启动暨专家进校园活动”的启动。

左起:高潮东、熊俊杰、周塞峰、程卫国、缪力、陆文一、徐凤芹、张春霞

启动仪式上,上海市教育学会清河湾中学、上海星空北斗科技创新促进中心、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三方代表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邀请来宾代表们为首批专家顾问颁发聘书。

 

三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专家顾问合影

启动仪式后,在学校的组织下,来宾们来到学校的中医馆“七榆草堂”,旁听青少年中医药教学实践示范课,该堂课程以学生日常用眼规范及护眼知识为切入点,辅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向同学们娓娓道来生活中常见中医药护眼知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主题体验式的中医课堂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之妙和它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之处。

课堂上,中医专家张瑞忠还指导同学们眼保健操的正确指法,并将中医药文化知识与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从而科学健康的生活,受到学生及嘉宾们的欢迎。

据介绍,上海市教育学会青浦清河湾中学开办于2017年9月,由上海市特级校长担任校长,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和开阔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理念,努力探索切合学生实际、融合中国优秀教育元素和现代教育主流思想的教育模式,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特色课程化为主要抓手,开发学生潜能、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艺术情操和人文情怀并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刘克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