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齐滨烈士证明书
刘齐滨
刘齐滨,曹县韩集镇刘岗村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青年时期,他曾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参加北大学生赴南京请愿团,被军警砸伤了左胸。1933年因肺病被迫辍学,返回家乡。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家乡刘岗创办农民夜校,自编教材,教农民读书识字,学习革命真理,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成立,被推选为总会长。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曹县城,中共曹县县委转移到曹西北活动,一批干部吃住在他家。1940年7月,曹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任县长。1942年4月15日,病故,终年34岁。为纪念他,中共鲁西南地委和专署决定,将曹县(西北)改称为齐滨县。1949年8月,齐滨县并入曹县。
5月9日,笔者一行再一次来到“红三村”寻访红色足迹。这次陪同我们走访的多了一位特别的人物——刘齐滨烈士的孙女,曹县一中教师刘凡。刘凡从小跟着奶奶倪巧云长大,而今已近知天命之年,世事的磨炼,人生的感悟,爷爷生前身后的故事虽渐渐模糊,爷爷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却愈发高大而清晰。
大学校园踏上革命道路
刘齐滨,1908年12月出生于曹县韩集镇刘岗村一个清贫的书香家庭。父亲刘彩云是一位颇受尊敬的乡塾教师,母亲是位勤劳朴实、心地善良的农村妇女。在良好的家教和淳朴的家风熏陶之下,刘齐滨自小努力刻苦、忠孝正直。
他先后考入省立六中、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刘齐滨参加了北大学生请愿团,奔赴南京请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一次请愿中被军警用枪托砸伤了左胸。升入大三后,不幸染上了肺结核,休学回家养病。
刘齐滨是当时曹县西北唯一的大学生,加上他积极参与爱国救亡运动,在当地很有威望。各方势力争相拉拢,想利用他的名气壮大力量。怀着为人民造福的美好愿望,刘齐滨进入国民党曹县政府。但不久后他发现,纵然国难当头,政府各级官吏仍是沆瀣一气,腐败成风,刘齐滨毅然决然辞去职务。
三尺讲台传播革命道理
残酷的现实让刘齐滨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团结一致干革命,才能彻底推翻这个黑暗的社会。1933年,他在家乡刘岗开办了鲁西南第一所农民夜校。夜校的教材是刘齐滨自己编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教学员们读书识字,给他们讲述救国救民的道理,教育大家敢于革命,勇于斗争。
1934年春,刘齐滨被友人介绍到菏泽六中代课,年底又受聘到曹县黄岗集县立小学教高级语文。他善于把国际、国内历史上和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加以具体剖析,提高学生们观察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他讲得有声有色,幽默风趣,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这些学生相继参加革命,充分发挥了革命火种的作用,成为我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基层骨干。
抗日会长家是“革命加油站”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曹县县委正式成立,党派袁复荣、王石钧等到曹县西北一带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刘齐滨与党取得联系,组织夜校学生在刘岗周围村镇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号召大家团结一致抗日。1938年8月,刘齐滨在王健民和王石钧介绍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正式成立,刘齐滨被选举为总会长。抗日救国总会的会员很快发展到7万余名,遍布曹县、菏泽、定陶、东明、考城等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为后来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曹县城,中共曹县县委转移到曹西北活动。上级党组织派出一批干部到该地区工作。这些工作人员以刘齐滨家为集散基地,致力于开启民智,发动群众。刘齐滨家成了党组织和抗日干部的联络中心,杨得志、戴晓东等许多老同志都在这里工作、生活过。大家一起开会、吃住,研究曹县抗日的前途命运。工作人员来了一拨又一拨,刘齐滨和妻子倪巧云每次都管吃管住,热情接待。
20世纪八十年代,王健民回曹县探望倪巧云,说起当年的事,倪巧云每次把好面好米送到堂屋让大家吃,自己却总待在厨房,王健民一次去厨房,倪巧云连忙把手中吃的东西藏起来,夺过来一看,原来她是自己在吃野菜饼子。家中的粮食吃光了,刘齐滨卖掉祖上、父辈留下来的树木和家中仅有的几亩土地。后来当地反动势力为示警告,放火焚烧了他的祖屋。刘齐滨听说后却淡然地说:“房子烧了,我再没有牵挂了,可以一心干革命了。”在红三村战斗过的将士都把刘齐滨的家称作是“共产主义的饭店,革命征途上的加油站”。
人民专员誓做人民长工
1940年7月,曹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刘齐滨被选为县长。他带领政府成员积极开展工作,很快建立了各区、乡政府。同时,他还亲自带领群众,在短短的3个月内,破坏了敌人控制的公路400多公里,为开展平原游击战、反击日军“扫荡”创造条件。
1941年5月,刘齐滨任冀鲁豫边区第三专署第一专员。在专署成立大会上,刘齐滨发出肺腑之言:“对敌人,我有无限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我当专员是人民的公仆,就好比给人民当长工。我保证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疾苦,尽心尽力为人民办事。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一定廉洁奉公、公而忘私地做好革命工作。如果大家发现我有失职、有违背诺言的行为,请随时将我罢免。”他话音刚落,会场上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刘齐滨说得慷慨激昂,做得更是不打折扣。专署成立后,刘齐滨为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日夜操劳。为了解游击区和敌占区的真实情况,他经常徒步走访,和根据地百姓拉扯家常。边区政权建设工作进行得很快,到1942年初,县级政权发展到11个,区、乡政权和农、青、妇等群众组织也都相继建立起来。
积劳成疾献身革命事业
险恶的环境,艰辛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刘齐滨长期病弱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了。1942年初,因肺病严重发作,他不得不服从组织上决定,离职休息治疗。但他无时不在关心和考虑着党的工作。同志们去看望他,他总是先询问人民的生活怎样,根据地建设的情况如何,是否又打了胜仗。后来,他的病越来越重,同志们劝慰他,他笑着说:“我为党工作的时间可能不会太长了,更需要抓紧啊!”他忍着重病的折磨,在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内草拟了《关于发动群众开展抗灾度荒的意见》《关于拥护边钞、打击伪钞、统一货币的宣传提纲》《关于精兵简政整顿机关的建议》等10多个文件,及关于以后工作的十八条意见,真正做到了“一心为革命,日夜不停闲”。
专署拨给他家300斤小麦,用作滋补身体。他知道后,坚决不收,还把粮秣科长叫到跟前说:“现在斗争这样艰苦,军队给养不足,我躺在床上,一不打仗,二不工作,怎么还享受照顾呢?”硬是把小麦退了回去。
1942年4月15日,昏迷两天的刘齐滨突然十分清醒,他意识到自己已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忍受着痛苦,向组织和同志们嘱咐后事:“我死后,可开个小型追悼会,要节约,通知各县自带干粮,烧锅开水就行了。对家属不要特殊照顾,让他们自食其力。请同志们不要难过,你们做好工作,就是对我的最大安慰!”在他身旁的公署领导、战友、妻儿连连点着头,泣不成声。没多久,刘齐滨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终年34岁。
家风传承不改革命初心
刘齐滨去世后,他的声望在当地群众中仍然很有影响。日伪军忌惮于此,要将刘齐滨家人赶尽杀绝。为了躲避搜查,倪巧云带着两个儿子刘振堂、刘昇堂一直过着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日子。一天,倪巧云抱一个牵一个带两个孩子悄悄回村,与几名“二狗子”遭遇。他们狠狠地说:上次让你娘仨侥幸逃脱,今天就让你们见阎王。他们说着连推带拉把母子三人带到一个已经挖好的土坑旁,一脚将大儿子刘振堂踹进坑里,倪巧云抱着小儿子刘昇堂坚决不到坑里去。僵持间,突然枪声响起,“二狗子”们落荒而逃。原来是鲁西南专署军事部长宋励华闻讯骑马持枪赶来,倪巧云母子三人幸免于难。
长期艰苦的革命生活,复杂艰难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倪巧云乐观宽和的性格,也坚定了她恪守初心、为民奉献的信念。在解放后的生活困难时期,尽管家里粮食很短缺,在面对来自组织关心时,倪巧云仍然说不愁吃不愁穿,生活好着呢。她常说,刘齐滨把一生都献给了革命,吃点苦算什么,一定要继承他的遗志,尽力为党工作,不给组织添麻烦。倪巧云生前连续当选省政协委员。她心系家乡,尤其关心教育问题。在她的四处奔走下,上级在刘岗村建立了曹县二中,解决了附近几个村庄孩子们的上学难题。
刘齐滨的后人都相继参加革命。刘振堂生于1935年,解放初去了北京,从一名儿童团团员成长为一名革命干部。刘昇堂生于1941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一生勤勤恳恳教书育人。孙子辈在教育、银行、司法等部门均事业有成。刘凡说,老一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是融入中华儿女血脉的红色基因,作为一名党员,把这种优良传统传承下去,首先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责任编辑:孙宝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