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一支由硕博研究生组成的“古村新韵探索团”,以青春之名揭下2025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揭榜挂帅”专项榜单,奔赴北京市房山区长流水村,将“三下乡”的实践足迹深深印刻在京郊沃土。这支青年队伍,紧扣学校“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的育人理念,深入乡土中国腹地,以专业智慧探寻红色资源活化与乡村振兴的交融之道,为古村奏响时代新韵。
在长流水村党支部书记孙希明与驻村“第一书记”张勇的全程引领下,实践团踏上了追寻红色记忆的旅程。他们怀着崇敬步入烈士旧居,张勇书记的深情讲述,将尘封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团队成员细致记录下每一个震撼人心的突围故事与历史脉络,珍贵的文字与影像资料在他们手中汇聚成册。
古村新韵探索团成员与长流水村党支部书记孙希明(左一)、驻村“第一书记”张勇(右一)合影
为触摸更鲜活的革命记忆,实践团专程寻访了两位抗战老兵的后人。在促膝长谈中,一段段未曾载入史册的峥嵘岁月、一个个饱含家国情怀的家族故事被深情忆起。这些带着体温的口述历史,如同点点星火,不仅为长流水村的红色文化传承增添了无可替代的人文温度与情感厚度,更让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年轻学子们跨越时空,深刻体悟到革命精神的磅礴伟力与不朽价值。
古村新韵探索团成员与抗战老兵后人访谈交流
本次“三下乡”实践,实现了红色资源深度调研、文旅研学线路创新设计与村庄迫切振兴需求的高效对接。这既是为长流水村留下了可转化、可落地的行动方案,也是为中国石油大学的学子搭建了一座将实验室里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坚实桥梁。孙希明与张勇两位书记对实践团展现出的扎实作风、专业素养和丰硕的调研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誉。
以此次成功实践为契机,希望可以引导更多青年才俊“揭榜”而来,源源不断地将青春力量注入长流水、服务长流水。让学生的智慧活水,在古村的肌理中流淌,催生持久的新韵;让红色的基因,在青年一代的躬身实践中赓续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而持久的青春动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古村新韵探索团)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