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里兰卡科伦坡的高空俯瞰,一条长达3.7公里的半圆形防波堤宛如巨臂,温柔环抱着港口城的海岸线。落日的余晖倾泻,防波堤坝上闪耀着金色的辉光,为这座现代工程勾勒出璀璨轮廓。而潜入水下,眼前的景象更令人惊叹——防波堤内竟藏着一座生机盎然的“海底花园”:斑斓的珊瑚礁如自然雕琢的艺术品,成群的游鱼在其间穿梭,共同编织出一幅绚丽的生态画卷。这正是中国企业多年和各方团队携手努力的结果,他们用智慧与汗水,书写了工程与生态共融的精彩篇章。
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并承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参与施工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是中斯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项目通过填海造地形成土地面积269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超过630万平方米。项目建设期将为当地创造超过40万个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能提供超过20万个就业岗位。
为做好科伦坡港口城海域的珊瑚礁保护和恢复工作,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项目全流程,通过采用绿色、高效的“中国方案”,助力当地实现“珊瑚荒漠”到“海底花园”的完美蜕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扭王字块可视化安装工艺,并在挖掘机臂上安装水下摄像机和声纳装置,对安装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跟踪,完美避开珊瑚礁和鱼群活动期,有效避免过往依赖经验扭王块盲装对海底鱼类及珊瑚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团队还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珊瑚共建计划”,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建造人工礁体,表面设计蜂窝状孔隙模拟天然珊瑚生长环境,完美模拟天然珊瑚生长环境;定期潜水清理附着物并监测水质,同时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跟踪水质变化,确保悬浮物浓度符合当地环保标准。
在2025年5月22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之际,中国港湾港口城项目公司邀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进行专业指导,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积极参与当地组织的“海洋生态联合巡逻队”,提供混凝土块和钢筋笼等材料为海洋珊瑚培育海底家园,并通过构建“技术输出+本土执行”的环保协作体系,联合开展“珊瑚课堂”知识普及、定期海底垃圾清理等志愿活动,展现出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的科伦坡港口城海域,已成为全球罕见的“施工区生态生长”范例,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移植珊瑚成活率达90%以上,人工珊瑚礁吸引了超过30种鱼类回游,包括濒危的蓝壳蟹、马面豚等。斯里兰卡海洋学者惊叹“这:里的水下生物多样性甚至超过部分天然礁区!”
更令人振奋的是,珊瑚礁与港口城人工沙滩、运河护岸形成协同效应。新生的珊瑚群能有效削弱海浪冲击,降低岸线侵蚀风险;而错落有致的生态护坡则为潮间带生物提供栖息地,实现工程结构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融合。
“我们将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和工程建设深度融合,为当地打造一座智慧、宜居、环境优美的‘未来之城’。”中交四航局项目相关负责人鲍合辉表示。未来,中国建设者将继续以科技为笔、以匠心为墨,在蔚蓝海疆续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杜可)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