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

“锦绣计划”赋能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01 12:58:3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贵阳市乌当区以实施“锦绣计划”为抓手,聚焦民族特色手工艺发展,以枫香染等非遗技艺为载体,推动妇女创业就业,让非遗技艺从“指尖艺术”转化为“增收产业”,探索出一条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促进文化共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

强化宣传,打好妇女手工产业“认知关”。乌当区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动员,鼓励符合条件的基地申报“锦绣计划巧手致富基地”,打造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平台。积极推送陈慧珍布依文化传播中心、贵州偏坡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乌当区骆越魂非遗工艺品工作室等本土特色企业参与全市“锦绣地图”项目,促进民族传统手工业集聚发展。

强化特色,打好妇女手工产业“吸睛关”。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王岗村的“骆越魂枫香染工作坊”是枫香染技艺传承的重要载体。该工作坊以非遗保护为基础,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开发香囊、服饰、围巾等文创产品,推动枫香染从传统手工艺向时尚化、市场化转型。工作坊常年培训贫困妇女500余人,教授学生上千人,并依托体验馆开展文旅融合活动,吸引游客体验枫香染技艺,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乌当区通过支持特色品牌建设,推动枫香染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创新,打好妇女手工产业“战略关”。乌当区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枫香染技艺进校园、进社区。在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枫香染、扎染培训班,结合新媒体技术和专业设计,打造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旅游产品。同时,多形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手工艺传承与创新,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乌当区将持续深化“锦绣计划”,加强品牌培育,推动枫香染等特色民族传统手工艺与旅游、电商等产业融合,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民族文化互鉴共融,为乌当区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力量。  (乌当区民宗局、乌当区妇联)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