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草木葱茏,宛如一幅充满生机的绿色画卷。山林下,黄精、草珊瑚、灵芝、芍药等中药材吐出新绿,不时还有“嗡嗡嗡”的虫鸣声从林下蜂箱传来。
黄振芳种林护林的故事在闽东广为人知。42年前,他大胆贷款8万元开荒植树,成为有名的“造林大王”。多年后,其子黄传融接过林场事务,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探索“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这背后同样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
去年5月,黄振芳家庭林场获颁全市首张宁德林业产业经营票证,获得首批“林e贷”综合授信300万元。有了信贷资金支持,黄传融秉承父辈意志,坚持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对林场进行生态立体开发,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兴林增收。
“林e贷”由市林业局、省农信社宁德办事处、邮储银行宁德市分行以及市国投公司下属企业宁德市汇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融集团”)联合推出,主要依托宁德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服务平台开展。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这一契机,聚焦农村经营主体因抵押物匮乏、贷款担保困难而面临的融资难题,大胆创新,积极开展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工作。
不到一年的时间,汇融集团已发放林业产业经营票证110多张,“林e贷”授信额度近1亿元。受惠林业经营主体认为,“林e贷”手续简便、无须抵押、利率优惠,解决了林农、林企因缺乏有效抵押物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林e贷”是宁德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服务平台成功孵化的创新金融产品之一。近年来,汇融集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殷切嘱托,把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作为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工作来抓,推动农村各类资源转化为资产、资产转化为资金。
由于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在省内没有先例,2021年以来,汇融集团通过自主研发,运用大数据、OCR(光学字符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打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服务”创新应用项目,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平台稳定持久运营。
作为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宁德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服务平台创新农村生产要素确权方式,建立政银保担风险共担机制,与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金融机构实现系统直连,实现农村生产要素“确权登记—价值评估—抵押融资—处置流转”闭环,有效盘活茶园、渔排、菇棚、民宿等农村生产要素。
截至目前,宁德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服务平台已覆盖14大类64个品种的生产要素,确权登记权证信息达138835条,在架金融产品256个,累计流转金额约2.44亿元,累计融资金额约200.70亿元,惠及全市“8+1”特色产业经营主体。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当前,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机制在解决“三农”群体缺乏合格抵押物的问题上正在发挥积极有力的作用,汇融集团将落实市国投公司党委“双融四优”党建品牌创建行动,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拓展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果,强化宁德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推动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进一步满足涉农群体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学习大军 宁德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供稿)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