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财神庙街小学积极响应《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拓展学生全面发展平台,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学校通过丰富多样的研学实践活动,推动育人方式与教学方式革新,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知识、做到知行合一,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真正落实五育并举。此次,四年级学生走进宣化区童话里动物乐园,开启了一场探索奇妙生灵的自然课堂之旅。
在这场精心设计的半日研学课程中,童话里动物乐园为学生们准备了丰富且极具意义的体验项目。学生们化身 “小小饲养员”,亲手制作高纤维饲料、蛋白质饲料等不同类型的动物食物,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动物营养学知识;走进两栖爬行世界,化身为自然侦探,通过投放活体饵料,近距离观察动物的体态、运动和进食过程,深入探究动物习性与进化密码;还参与了 “小小药师龙衣护身符” 手工制作,以蛇蜕、配件为材料,感受传统文化与自然材料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萌宠乐园内,一场温馨的动物邂逅正在上演。优雅的驼羊与呆萌的羊驼,用毛茸茸的触感迎接孩子们;高大的骆驼悠然踱步,展现着沙漠之舟的沉稳;鸵鸟迈着大长腿肆意奔跑,尽显矫健身姿;雪白灵动的白狐、聪明逗趣的小浣熊,还有活泼好动的猕猴家族,它们或俏皮可爱,或机灵古怪,引得孩子们欢笑不断。这里安全友好的互动环境,成为学生们亲近自然、学习动物知识的绝佳课堂,让欢乐与科普教育完美交融。
萌宠小筑则是一片充满温暖与童趣的天地。每一缕阳光都仿佛带着温柔的爱意,轻抚着这些毛茸茸的小生命。学生们置身其中,与萌态可掬的小动物们亲密接触,在互动中感受纯真的喜悦,这份美好也成为他们成长记忆中珍贵的片段。
两栖爬宠的奇妙世界,更是打开了学生们认知自然的新大门。红鬣蜥蜴,这些来自热带雨林的 “小恐龙”,有着鲜艳的红色喉囊,兴奋时如同一把展开的小扇子。作为变温动物,它们喜欢沐浴阳光补充能量,还会通过蜕皮完成成长蜕变。而憨态可掬的苏卡达陆龟,被誉为 “沙漠坦克”,作为世界第三大陆龟,它们高耸的龟壳宛如一座坚固的小堡垒。学生们通过观察、喂食与互动,深入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在心中悄然种下了热爱自然的种子。
在东方传统医学文化中,“龙衣” 作为蛇蜕的雅称,蕴含着道家 “蜕故质而化仙躯” 的深邃奥义。园区精心准备的蛇蜕,取自秦岭腹地野生乌梢蛇的自然蜕皮,经古法九蒸九晒工艺处理后,在阳光下折射出如青铜器般的幽光。其特有的角蛋白纤维经特殊鞣制形成微孔结构,正如《本草衍义》所述 “蛇蜕如龙衣,取其善蜕以祛滞气”,能自然吸附体表浊气。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生们亲手制作 “龙衣” 护身符,感受鳞片状纹路与指纹共振的奇妙触感,沉浸式体验千年传承的东方能量美学。
此次动物园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亲近自然的奇妙旅程,更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实践课堂。活动中,学生们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与团队协作精神。他们认真记录动物行为,积极提问探讨,互相分享发现,将课本知识与现实观察紧密结合。饲养员和科普老师的专业讲解,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到动物保护背后的科学知识,更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意识。通过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同学们深刻领略到生物多样性的魅力,也更加明白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此次研学活动虽已结束,但探索自然的脚步永不停歇。希望同学们以此次经历为起点,持续关注自然、热爱生命,将研学中收获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争做生态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播者。未来,愿同学们带着探索的热情与敬畏之心,去发现更多世界的精彩,在广阔的自然与社会课堂中茁壮成长。(武东晓 靳建伟)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