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朦胧中,2025 浙江铁人三项联赛首站赛事于德清下渚湖湿地震撼开场。这场融合游泳、自行车、跑步三大项目的赛事,不仅突破传统竞技框架,更构建起"生态+体育+文旅"的立体叙事。400余名选手劈波斩浪的瞬间,与湿地生态形成奇妙共振——白鹭掠过选手挥动的臂膀,水草缠绕自行车轮的轨迹,鱼群追逐跑者脚步的涟漪,共同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乐章。
下渚湖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其独特的"三桥、四弯、九泽"地貌被巧妙融入赛道设计。选手们在青石板路上骑行时,车轮与石板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与雨打荷叶的韵律相互呼应,宛如一场天然的交响乐演奏。而选手奔跑时,路旁湿地科普牌上抽象的 “生物多样性” 概念,也在他们的足迹中变得具体可感。赛事方特别设置的"生态观察员"岗位,实时监测水质变化,确保竞技活动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
赛事当天,全网联播总观看量突破1010.2万人次,创下浙江地区铁人三项赛事直播数据新纪录。央视体育频道、浙江卫视及抖音、快手等平台同步转播,通过慢镜头捕捉选手冲刺瞬间、无人机航拍湿地全景等创新形式,将“生态赛事”理念传递至全国观众。
赛场上,80岁高龄的邵吾德选手引发全场关注。这位连续十五年参赛的 “铁杆粉丝”,其号码布上清晰可见历届赛事留下的磨损痕迹。一句 “以前赛道是水泥路,现在水草都给我们让道” 的幽默话语,不仅展现了他对赛事的热爱,更饱含着对生态治理显著成效的由衷肯定。更令人动容的是青少年体验组的设置:12岁选手小林佩戴着父亲参赛时的纪念徽章,其奔跑轨迹与父亲十五年前的GPS数据在电子屏上重叠,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德信集团的深度参与为赛事注入新动能。董事长胡一平身着印有"生态守护者"徽章的运动服参赛,其企业赞助的"湿地守护基金"同步启动。赛事期间,企业员工化身"赛道管家",负责沿途垃圾清理与生态监测。这种"体育+CSR"模式,使企业社会责任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湿地保护行动。
赛事带来的积极影响还体现在文旅经济的蓬勃发展上。赛事期间,下渚湖村接待游客数量突破 2 万人次,特色农产品销售额更是同比增长 470%。大学生志愿者小王提供的 “热姜茶” 服务被开发成文创产品,她设计的 “铁人精神” 系列周边也成为了备受欢迎的热销商品。
据德清县文旅局透露,未来计划将下渚湖铁人三项赛打造成 “长三角生态赛事 IP”,并配套建设运动员村、湿地研学基地等设施。数据显示,类似赛事能够使举办地乡村旅游收入年均增长 15%-20%。正如赛事主题曲所唱:“铁人踏过青石板,绿水青山起波澜”,这场在烟雨中展开的激烈赛事,正在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选手们在雨中奋力划动双臂,激起的不仅是湖面的层层涟漪,更是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德清下渚湖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体育赛事与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能够创造出 “1+1>2” 的倍增效应,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创新样本。(文/梦跃)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