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由宁德市古田县教育局主办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十年探索成果展示专题教研培训活动”在古田县玉田第一小学举行。活动以“结构化教学”为主题,通过课例展示、教学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为全县100多名数学教师提供深度研修平台。
活动中,玉田一小老师陈海惠、蕉城区实验小学老师苏赛丹、玉田一小老师包伟分别进行了课例展示,他们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充分展现结构化教学的魅力。
“我很喜欢今天老师们上课的模式,课堂上,我们先独立思考,提出困惑,然后小组讨论解决困惑。”古田县玉田第一小学二年七班学生陈睿媛高兴地说。
教学沙龙环节聚焦实践难点,通过执教团队与指导教师的案例剖析,提出解决方案。活动还举办了两场讲座。省学科带头人、古田县玉田第一小学副校长陈幼玲介绍了这十年来结构化教学的探索历程与实践路径,并分享了其团队优秀的结构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成果。陈幼玲通过典型课例对比分析,深入阐释了“整体把握、关联建构、迁移应用”三大实施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范式。
宁德市小学数学学科团队领衔、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韦兴文从教育评价的专业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的内在一致性。讲座结合丰富案例,指导教师如何在结构化教学中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为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指明了实践路径。
“我们学校也把结构化的教学理念推广到了学校的教研工作中,老师们运用结构化理念梳理教材脉络,学校还以‘结构化’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学生形成了结构化思维,能以综合性的视角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落实了核心素养。”古田县玉田第二小学教研室主任陈明霞说。
十年前,陈幼玲老师带领教研团队响应课改号召,立足学生认知规律,以“结构化教学”为突破口,从知识体系构建、思维能力培养到课堂模式创新,走出了一条“扎根课堂、服务学生”的探索之路。通过十年的探索实践,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课堂与教研协同发展、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研究自2015年4月省级课题《优化教学结构 打造有效课堂》立项至今,历经十年时间。分别经历了酝酿启动、起步生长、加速发展、推广辐射4个阶段,10年来,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形势,致力于改变教得散、学得碎的教学弊端,实现结构化地教,有关联地学。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改革实践,既遵从了数学学科特性,也顺应了儿童数学学习的规律,是一条切实有效,可借鉴和推广的减负增效之路。”古田县玉田第一小学副校长陈幼玲感慨地说道。(学习大军 古田县教育局 古田发布 姚剑平 李贺 供稿)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