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仙游赖店镇,一种形如纺锤、外裹麦芽糖佐以花生碎、黑芝麻等,内里酥松的古老甜点——麻粩,不仅是甜香满溢的舌尖记忆,更是一份历经千百年沉淀的文化遗产。2011年,麻粩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背后的故事与味道,也正经历着新时代下传承与食安的双重考验。
仙游县赖店镇镇长林艳青至鑫欣食品厂食安指导
近日,仙游县赖店镇镇长林艳青带队走进辖区内重点非遗食品企业鑫欣食品厂,主营仙游县传统非遗小吃麻粩。镇长林艳青关切询问进货查验流程、三方检测报告;要求建立可追溯体系,严把原料采购关;定期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测,重点监控油炸用油酸价、过氧化值及微生物指标,确保符合国家标准。镇长林艳青表示,做好非遗小吃食品安全,是激活其市场价值的基石;依托乡镇实业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则是将其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动能、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陈燕升 仙游县麻粩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陈燕升作为仙游县麻粩制作技艺第四代非遗传承人,也是鑫欣食品厂负责人。陈燕升师傅三十年来,日复一日,从精选糯米蒸熟捣舂,制成柔韧“粿胚”,再淋上麦芽糖,裹上花生芝麻等配料,每一步都需匠人全神贯注。陈燕升师傅一家五代传承此艺,他粗糙的双手下,是对油温火候分毫不差的感知,是对麦芽糖挂霜时机的精微掌控。这些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古法工序,正是麻粩独特口感与灵魂的源泉,也构筑了其非遗身份的核心价值。
麻 粩
据陈燕升介绍,今年完成改造提升生产场所,建立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生产车间,配备必要的清洁消毒设施、通风系统和食品级操作台面。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产品已成功获得了SC(食品生产许可证)认证,打开了进入商超和电商平台的大门,销售额显著提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一批扎根乡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吃,正通过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和产业化发展,焕发新生机,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当承载乡愁记忆的传统美食,插上安全与产业的翅膀,它们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舌尖上的乡愁”的追求,更实实在在地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照亮了乡村的振兴之路,为共同富裕的目标贡献着独特而坚实的“舌尖力量”。(陈小雪)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