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建宁德古田县大甲镇前桃村老人活动中心完成迁址改造并投用,以“党建红”绘就“夕阳红”,成为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暖心注脚。
旧貌焕新:从“拥挤角落”到“幸福驿站”
此前,旧活动中心设施老旧、空间逼仄,难承老人休闲学习之需。村“两委”深化“晨巡晚议”机制,带着“有事找党员”的服务初心,通过入户走访、民主协商会收集民意,将新址定在村中心交通便利、环境清幽的开阔地,统筹资金推进标准化改造。如今,中心内电视、空调等设备齐全,茶谈区、观影区、棋牌室分区明晰,老人们喝茶聊天、观影下棋有了舒适场所,这里成了大伙口中的“温馨港湾”。
党建联动:聚资源让“民生实事”落地
改造中,前桃村践行“党建+多方联动”,整合政策支持与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村“两委”全程牵头协调——从场地规划到设施采购,从功能布局到细节打磨,每个环节都紧扣“老有所乐”的需求。“党员带头跑,群众跟着赞”,随着中心投用,村民切实感受到党建引领下的服务温度。
未来拓展:“银发力量”赋能乡村“双振兴”
下一步,村里将以活动中心为载体、孝老食堂为纽带,拓展健康讲座、文艺活动等服务,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更将挖掘“银龄智慧”,鼓励老人参与村规民约制定、文化传承,让“银发力量”融入乡村治理。同时,结合特色农业产业培育,推动“老有颐养”与“村有产业”同频共振,让乡村既有“家门口的温暖”,更有“发展的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辖区岩富自然村活动中心同步完成设备升级,电视机、排椅、饮水机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让更多老人共享“触手可及的幸福”。前桃村用党建引领打通服务老人“最后一公里”,探索出“党建为核、民生为本、共治为要”的基层治理路径,让乡村在“焕新”中既有“颜值”更有“温度”,为乡村振兴写下温暖注脚。(学习大军 古田大甲镇 供稿)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