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宁德蕉城区飞鸾镇党委政府的统筹部署下,澳里村东澳自然村的水稻抛秧技术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展开。田畴间,村民们轻扬手臂,一株株健壮的秧苗精准落入田间,标志着传统耕作模式在山垄梯田迎来科技革新。
次抛秧试点意义深远。它不仅显著减轻了村民繁重的插秧劳动强度,更精准聚焦于山垄田、巴掌田等传统耕作方式难以施展的特殊田块,为它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增产曙光。科技特派员表示,抛秧技术特别适合地形复杂、田块细碎的区域,有望激活这些“沉睡”的土地潜力。
为确保试点成功,科技特派员对抛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把控。从精选种子开始,经过规范的浸种、消毒和催芽程序,每亩地仅需约两斤种子。在为期20-25天的育秧周期内,技术人员以秧苗根系呈现健康白根、舒展不纠结作为核心质量标准,全程精细管理,确保每一株投入田间的秧苗都健壮有力,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澳里村的抛秧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东澳自然村试点是全镇推广的“前哨战”,政府安排人员全程跟进,整合农技、农机等资源,重点瞄准山垄田、巴掌田等机械难下田、人工成本高的特殊地块,着力破解“耕种难、效益低”的瓶颈。一旦此次试点成效显著,这项惠农技术将迅速在全镇适宜区域铺开推广。(学习大军 蕉城区飞鸾镇 供稿)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