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17岁少年李浩榕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5月30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国际部举办特别分享会,李浩榕向师生们讲述了攀登背后的故事与成长感悟,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挑战自我、敬畏自然的精神风貌。
自2023年1月踏上登山之旅,李浩榕凭借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陆续征服四姑娘山大峰、乞力马扎罗山、玉珠峰等多座雪山。2025年5月25日,他站在了海拔8848.86米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回顾冲顶过程,李浩榕坦言,最后阶段的“金字塔”大雪坡堪称“生死考验”。连续两日的降雪掩埋了登山绳,七八十度的陡坡失去安全保护,每迈出一步,双脚都深陷松软积雪之中。在这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他凭借顽强的毅力,耗时半个多小时才艰难通过。而下撤过程同样危机四伏,体力濒临极限,冰岩混合地形增加了下撤难度,历经六小时的艰难攀登,身体机能接近崩溃,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功下撤。
谈及登顶瞬间的感受,李浩榕没有过多沉浸于喜悦,而是反复强调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珠峰面前,人类太渺小了。一阵大风可能吹飞登山者,一块落石就可能致命。”攀登途中,他目睹多位攀登者永远留在雪山,这让他深刻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留得青山在”才是攀登的真谛。对于攀登过程中“放弃”的抉择,李浩榕有着清醒的认知,他认为在高海拔环境下,当面临氧气耗尽、装备故障或严重高反等情况时,敢于终止攀登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登顶不是唯一目标,安全活着才是根本”。
登山不仅是对体能的考验,更是一场自我成长的修行。在班主任孙老师眼中,初中时的李浩榕活泼好动,却已展现出领袖气质,带领球队训练比赛,目标感与责任感十足。而登山经历让他实现了从“淘气少年”到“沉稳追梦者”的蜕变,“以前像一团火焰外放,现在内心的火苗燃烧得更沉稳”。在追求登山梦想的同时,李浩榕学会了平衡学业与爱好。在珠峰大本营休整期间,他坚持学习;为参加AP考试,他飞返北京,之后又毅然回到攀登征程。对于未来,他有着清晰的规划,希望申请美国高校,主修经济、商科或心理学,还计划在大学期间挑战世界第二高峰K2乔戈里峰,继续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李浩榕的经历也引发了关于教育的深刻思考。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表示,李浩榕的成功印证了“每个孩子都有独特赛道”的教育理念。学校致力于挖掘学生兴趣,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我们不鼓励盲目复制‘登顶’,但倡导学习他的目标感、抗挫力与探索精神” 。正如李浩榕所说:“勇敢迈出第一步,然后脚踏实地走下去。”这不仅是他攀登珠峰的行动准则,更是当代青少年成长的宝贵经验。
在分享会现场,李浩榕还留下诸多发人深省的金句:“登顶的快乐大于过程的痛苦,但过程中的孤独与风景同样珍贵”;“C罗(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是我的偶像,他的自律与不服输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对想登山的未成年人说:听向导的话,别鲁莽,敬畏自然才能走得更远”。这场分享不仅是一段登山故事的讲述,更是一次关于梦想、勇气与成长的深度对话。李浩榕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的力量在于敢于挑战极限,而教育的温度在于守护每一个独特的梦想,助力青少年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绽放光彩。(刘民)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