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闽东之光

福建宁德霞浦:来下浒漫游,看浒上日生

发布时间:2025-05-16 15:48:3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浒上日生,下浒成诗。

诗意的开场白,正是下浒真实的写照。

位于霞浦县南部东冲半岛的海滨小镇——下浒镇,总是被海平面涌现的霞光溢彩唤醒。长达 76.66 公里的海岸线和 21.93 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构成了天然的海上牧场,巧用自然之力在海上耕耘谋生便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得天独厚的海洋环境和成熟的产业模式吸引了众多外来者前来务工和创业,共同造就了下浒镇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海带来的不仅是生计与发展,还塑造了下浒独特的海石地貌风光及石群景观。

这里有看不尽的风光,藏着数不清的惊喜。只有你真正踏上下浒的土地,才会慢慢揭开神秘面纱,把最动人的模样一一展现在你眼前。夕阳下的外浒沙滩,当潮水退去,细腻绵长的深色沙滩便袒露出来,这一刻,请你脱下鞋袜,赤脚感受它的温柔。倘若运气好,你还能在沙滩上捡到形状各异的鹅卵石--这是悄悄为远道而来的你准备的见面礼,是独属于你的幸运奖赏。

下浒全镇三万多人,

一半以上的人从事海上养殖的工作,

这座海滨城镇的活力,

随着潮汐图的曲线而波动,

一年四季不间断地从海上蒸腾出来,

逐渐蔓延至滩涂,滋润了城镇。

因地制宜、不过度索取,是下浒人经年累月所总结出的与海洋的相处之道,亦是契合大食物观的实践。碧波之上我们抛网箱、立竹竿、架浮筏,把对大海的敬畏与热爱,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耕海画卷。

走进大黄鱼养殖户老池的海上之家,可以看到这座四面临海的小屋内生活设施和必需品一应俱全。窗户外那连片的全塑胶网箱框架,还有网箱里游曳着的金黄的大黄鱼,都是他奋斗的勋章,也是老池在下浒深耕海上养殖20多年的见证。

如今他已是下浒镇大黄鱼养殖的标杆。在老池看来,下浒镇包容性很强,数以万计的外地人在这里从事养殖行业,比起连贯的陆地,这些海上之家虽然彼此泾渭分明,但海上养殖的苦与乐却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生长于下浒镇三洲村的王斌,家中也是以耕海为业。作为90后青年,在外面闯荡数年后,积累了不少经验。

王斌回到下浒,对这片熟悉的海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他下决心继承父亲的传统养殖业,同时着手开启创业之路,打造具有下浒本地特色的休闲渔业。

他对自己正在打造的“渔乐拾光”有这样的期许:一处无惧风浪的观海地,让更多远道而来的朋友沉浸式体验下浒的渔家生活。

眼下,东吾洋大桥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它是宁上高速海域路段中的重要一环,建成后将打破限制东冲半岛发展的交通瓶颈,到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会顺着这条路来到下浒,漫步外浒沙滩,触摸三洲古民居群的砖墙,沉浸式感受下浒的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同时也将带动下浒休闲渔业文旅产业的发展,让渔家生活体验、海上风光游览变得更加红火,激励更多像王斌这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回到下浒创业。

小小海带,牵起城与乡。下浒镇是霞浦海带的主产区,在众多沿海村庄里,总能发现与海带养殖相关的痕迹,譬如沿海公路旁堆积如山的旧绳索,还有不远处的海面上,影影绰绰的浮绠与苗绳,就在我们视线无法触及的水下,海带苗悄然生长。

每年清明至“五一”前后,是海带的丰收季。沉甸甸的海带借助钢索在山崖间架起的通道,被运送到山顶进行更充分地晾晒,正可谓“海带晒上天”。舒展开的海带迎风飘扬,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幅壮观的华幡。

下浒当地的企业尝试开发即食海带食品,让来自海带之乡的优质海带能够以更多样的形式,出现在大小城镇的超市,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从一条海带,重新认识霞浦。

霞浦,是福建省海岸线最长的县份,

也是福建省第一个“中国诗歌之乡”。

诗与海在这里激情碰撞,

大海澎湃着诗歌,

诗歌簇拥着大海。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大业中,

下浒镇致力打造“诗生活”小镇。

垅上诗美,丑石花开。创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丑石》诗社,与下浒镇有着颇深的缘分。这里是诗社发起人谢宜兴与刘伟雄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当前,下浒镇正大力活用深植在地的诗歌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以自己所热爱的诗歌为乡村发展助力,对刘伟雄和谢宜兴来讲,都深感与有荣焉。

正如刘伟雄早年在访谈中提到的《丑石》的存在,“一块小石头,当一块铺路石吧…… 让诗歌的存在永远点缀着诗人们虔诚的生活和快乐的日子吧。”

“带着一个乡村奔跑起来,从早春开始。”刘伟雄早年写的一句诗,如今成了上凤门垅村向诗歌村落蜕变的生动写照。这座原本只住着7位老人的空心村,正插上诗歌的翅膀飞往更浪漫的境地。

诗歌创作驻留基地、诗歌院子、诗歌展陈馆、诗与自然课堂等业态空间正在落地生根。目前,镇政府、村委与运营公司正三方合力,齐心协力推进项目落地。我们期望以诗歌为纽带,吸引人流汇聚,让乡村重焕烟火生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村庄还不是村庄的时候 / 来来往往的眼神 / 已经被叫做诗歌了。”丑石咖啡馆开业的那一天,村里几位老人成了免费尝鲜的第一波客人。他们相伴来领取咖啡,然后一起围坐在门口晒太阳。

一边“嫌弃”着咖啡“如中药般苦涩”,一边一起读着窗户上一知半解的一句话:“梦中遇见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领回一个前世迷途知返叫丑石的孩子。”

村落、古刹、沙滩、海岸、山峦如同一片片拼图拼凑起下浒镇更生动而具体的样子。迫不及待地想把我的“宝藏角落” 分享给每一位来客。

在文星明村的古街巷弄,雕梁画栋的清代古民居、老宗祠依然诉说着村庄往昔的辉煌。

“千帆蔽日天飞雾,万桨翻江地动雷。钲鼓喧闹鱼藏发,灯光闪耀夜潮回。”在中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官井洋,可见古诗中描绘的黄鱼大发时的丰收景象。

有“闽东北戴河”之誉的外浒沙滩最为美丽,黄昏日落时漫步于这条一千多米长、两百余米宽的沙滩上,更能感受到沙如金粉、细腻温柔。

坐落于东冲半岛东岸的延亭村,不仅有千姿百态、杂糅着众多传说的奇石可供观赏。每逢中秋佳节,还有烧瓦塔祈福的风俗,村民用瓦片与砖块堆砌成一座空心塔,于星夜下点燃瓦塔,用这种古老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清水洋村后山的云峰寺,曾为霞浦六大古寺之一。寺内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座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实心经幢石塔,登古塔可观远海览众山,百亩田畴,阡陌纵横。后院种有一棵百年桂花树,深秋时节来到云峰寺,桂花满地。

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的省级传统村落三洲村则是霞浦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之一。在这里,每一座古宅中前庭后院的照墙上都有“福、禄、寿、喜”字样,其中“福”字形体变化最具特色,“福”文化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养在深闺的半丈村恍若一处世外桃源。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朝海,村民既可下海捕捞,又能山间种植,四季有海鲜可餐,亦有新鲜的蔬果可吃。村中有保存完好的雷氏百年祖屋,百年石屋崇福宫。这里抬头白水连天、沙鸥起落、帆影有无,低头盘古积木,松、杉、樟、榕、柯、枫相依相伴。

留金村海岸的礁石阵气势磅礴,一众巨石,肩并肩,齐立海面,峰尖削犹如千柄利刃刺苍天。海的气色,霞的容颜,石的坚定,相伴潮起潮落,白云蓝天,阅尽沧桑亿万年。

作为霞浦东冲半岛上的名景之一,狮子山是一处视野绝佳的观景地:从山下远眺,群石形如一头威风凛凛的猛狮盘踞峰顶。伫立于这“狮头”之上,能够将下浒镇风貌尽收眼底。如今狮子山摇身一变成为狮子山农民休闲文化公园,将狮子山周边的美景串联成线。

在耕海逐鲜的下浒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来自海洋的鲜味。如爽滑的海带、Q 弹的小白章以及咸饭里的海蛎。还有诸多流传于寻常人家中的乡土料理,呈现属于下浒的家乡味。

曾举办过的诗宴,把诗词融入美食,让大家既能品诗,又能尝鲜。

只有夜晚来到

晒干的海带尽数撤去

月光又泻下清辉

幻想重新得到自由

去坐在卵石上

接受海风的抚爱

才见出它的美

那是未来的真实

——蔡其矫 《外浒滩》

(学习大军 霞浦县下浒镇 供稿)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