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韶峰,松柏苍翠;红色圣地,薪火相传。5月8日至9日,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1300余名师生奔赴韶山,开展“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实践性体验,师生们在追寻伟人足迹中感悟革命初心,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澎湃激荡。
晨曦初露,麻阳一中校园内,千名师生整装列队,踏上开往韶山的红色研学专列。车厢内,车窗张贴的《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诗词墨香犹存,桌前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列车上的大家齐诵伟人诗篇、共叙旅途感想,铿锵的旋律与车轮的节奏交织,奏响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这不仅是旅途,更是精神的洗礼!”一名学生感慨道。
毛泽东铜像广场庄严肃穆,青松环绕。全体师生列队肃立,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响彻云霄。学生代表手拿菊花,缓步上前敬献花篮,深深鞠躬致敬。“站在伟人故土,我们读懂了‘强国有我’的千钧重量!”一位高一学子在仪式后动情地说。
青瓦泥墙的毛泽东故居内,师生们屏息凝神,指尖轻触斑驳土墙,聆听少年毛泽东的成长故事。灶房里的柴火痕迹、卧室中的桐油灯盏、农具室的石磨水车……每一件旧物都诉说着“孩儿立志出乡关”的壮志豪情。阳光透过木窗,将“以天下为己任”的诗句镀上金辉,学生们驻足良久:“原来伟大始于平凡的坚守。”
夜幕降临,韶山红色教育基地礼堂内,一堂题为《恰是风华正茂》的思政课扣人心弦。课程以青年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诘问开篇,结合百年党史与新时代使命,激励学子勇立潮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誓言如潮,久久回荡。随后播放的纪录片《人民领袖毛泽东》,以光影重现伟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公仆本色,令学子热泪盈眶。
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一件缀满72处补丁的睡衣静卧展柜,泛黄的伙食账本记录着“每餐四菜一汤”的严格标准。“伟大藏于朴素的补丁中”,讲解员的话引发深思。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里,“韶山五杰”的遗物与毛泽东六位牺牲亲人的事迹,诠释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赤胆忠魂。学子们提笔记录:“牺牲者的名字或许湮没于历史,但精神永存!”
研学尾声,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屏幕上,研学影像集锦再现红色足迹;黑板上,“请党放心”的誓言力透纸背。学子们纷纷表示:“从前觉得英雄遥不可及,如今明白,信仰就是平凡中的坚守。”教师代表总结:“这趟旅程让教科书上的文字化作生命的烙印。”
两日研学,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归途的专列上,学生们仍热烈讨论:有人翻看笔记重温历史细节,有人默写《沁园春·长沙》以明志。学校负责人表示:“红色教育不是简单的‘打卡’,而是要让青年在触摸历史中找准人生坐标。”
今日韶山之行,明日奋斗之始。当课堂里传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诵读声,当运动场上闪现“新长征”的奔跑身影,麻阳一中的学子们正以行动证明:红色基因永不褪色,青春信仰永远滚烫!(舒霜、龚洁、刘文文)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