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周春玲、王明凡、陈文洲与江苏省政协委员范泽锋组成联合考察团,赴“中国陶都”江苏宜兴,围绕紫砂非遗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与科技赋能展开专题调研。考察团深入紫砂工坊、走访非遗传承人,并与宜兴紫砂厂、行业协会及从业者座谈,为千年陶艺焕发新生建言献策。
宜兴作为紫砂文化发源地,现有从业人员12万人,年产紫砂制品3.2亿套(件),2023年产业规模达36亿元,带动陶瓷装备、文旅等关联产业形成四大千亿级集群。此外,当地通过“文化+科技+产业”融合模式,建成全国首个紫砂元宇宙体验平台,上线区块链溯源系统。
调研中,委员们高度肯定宜兴经验,同时针对行业瓶颈提出建议。针对大尺寸紫砂烧制合格率低、人才断层问题亟待破解的难题,委员们表示需加大技术攻关和梯队培养力度,并建议设立紫砂非遗保护专项基金,分级补贴传承人,强化校企合作定向输送人才;支持建设陶瓷产业创新基地,攻关材料与工艺难题。针对市场乱象,委员们呼吁完善标准体系。需明确紫砂矿添加剂安全标准,强化电商平台监管,用数字技术为真品护航。
同时,考察团提出搭建紫砂数字藏品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溯源保真,并探索元宇宙虚拟展销,拓展国际市场。此外,委员们倡议推动“紫砂+”跨界融合,可联合茶道、民宿开发主题文旅线路,打造集制陶、品茗、康养于一体的“陶式生活”新业态。
宜兴鸿华居紫砂文化有限公司文化顾问、宜兴市丁蜀镇鸿福堂紫砂店文化顾问邵忠源表示,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发力。应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与此同时,他倡导从业者秉持匠心精神,重视技艺传承与人才培养,从而推动紫砂艺术迈向国际舞台。
文化出海成为重点议题。委员们建议借力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节点优势,开展紫砂艺术海外巡展,将宜兴紫砂带到世界各地,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加强与国际艺术机构、高校和知名艺术家的合作,共同举办紫砂艺术国际论坛、联合创作项目,推动紫砂艺术的国际化表达与创新发展。此外,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全球直播,通过直播“出海”扩大传播,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与品牌价值。(杨莉 整理)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