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村民们聚在广场上话家常,余大妈笑着夸道:“晚上路灯就都亮起来了,也不耽误大家伙跳广场舞,这多亏了镇里干部大清早就来听我们唠叨。”
余大妈的这句话,源自古田县鹤塘镇积极推行的"晨巡晚议"工作机制。这项创新举措通过"上午走访+晚间研判"的工作模式,让镇村干部真正沉到一线,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鹤塘镇,“晨巡晚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成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把“金钥匙”。镇村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严格落实“晨巡晚议”制度要求,深入各村开展工作,倾听群众心声,让为民服务的初心在青山绿水间持续闪耀。
晨巡倾听民声 巡出民生温度
清晨,鹤塘镇班子成员已纷纷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与村民们亲切交谈。在樟厅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紧紧拉着巡村干部的手倾诉:“孝老食堂的饭菜是好,就是有些食物太硬了,我这老牙口实在咬不动啊。”干部们认真倾听,将老人的诉求一一记录在“晨巡晚议”日记本上,并承诺会尽快解决问题。而在南阳村,村民反映的鹌鹑粪便污染环境问题,同样引起了晨巡队伍的高度重视。
干部们在每一次入村的过程中,总能敏锐地发现群众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镇村干部已累计开展晨巡70余次,收集各类民生诉求40余条,实现了从“坐等上门”到“主动问需”的转变。
晚议共商对策 议出治理智慧
当夜幕降临,干部们便齐聚村内议事点,逐一“会诊”白天采集的民情民意。针对樟厅村孝老食堂老人用餐问题,会议决定立即对食堂的菜品进行调整。食堂工作人员积极响应,精心挑选食材,采用更加软烂的烹饪方式,推出了一系列适合老人食用的菜品,整改后的孝老食堂,每天都能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一边品尝着可口的饭菜,一边称赞:“现在的饭菜软和,好嚼,吃着舒服!”
面对南阳村的环境污染问题,镇村干部与养鹌鹑的农户深入沟通,农户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整改,承诺搭建专门的粪便处理设施,对鹌鹑粪便进行隔离处理,确保不再影响村庄环境。
这种“当日事当日议”的工作方式,让民生诉求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通过“晚议”已推动解决关于环境、村民纠纷、基础设施等各类问题20余件,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干群关系更紧密 乡村发展添动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效。
“干部们经常来村里,听我们说话,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心里很踏实。”村民的朴实评价,道出了“晨巡晚议”最珍贵的成果。晨巡晚议制度的推行,不仅解决了一系列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如今在鹤塘镇,“干部多跑腿,群众少操心”已成为新常态,这项接地气、有温度的创新实践,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学习大军 古田县鹤塘镇 供稿)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