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以“慧聚科创 城就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海湾区科创大会在金山区举行。大会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揭牌上海湾区类器官中心、启动电合成新技术研究所,签约6个前沿科技项目,发布10项数智化解决方案,并表彰了10家科技企业与10位创新人才,展现金山区打造长三角科创高地的雄心。
总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的上海湾区科创城,正以“一核两区”布局推动产城融合。目前,中科生态数字港、东湖国际创新中心等标杆项目加速建设,5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年内投用。金山区副区长罗明陨表示,未来将聚焦“1+4”主导产业(1个核心科创引擎+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能源、智能制造四大集群),深化创新链、产业链与服务链协同。
会上,武汉大学雷爱文教授团队宣布国内首个电合成新技术研究所落户金山,计划两年内建成中试平台,推动绿色化学工艺产业化。上海交大知识产权平台与金山区达成合作,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生物医药领域,类器官中心揭牌,6家签约企业涵盖半导体、新能源赛道,总投资额未披露但均瞄准“卡脖子”技术攻关。
加拿大华裔企业家、艾达币(ADA)创始人、前任CEO刘苑帅指出,“上海湾区对绿色能源与数字化的布局令人印象深刻。区块链技术可通过智能合约优化供应链碳足迹追踪,而分布式账本能为科研数据共享提供安全底座。”他表示:“未来愿探索与长三角企业在绿电交易、碳信用等场景的技术融合。”
此外,大会发布的10项应用场景中,“智慧园区能耗管理”“生物医药AI辅助研发”等方案引发关注。刘苑帅对此评价:“这与Web3.0倡导的‘用户主导数据’理念不谋而合。若结合零知识证明技术,企业可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共享研发数据,提高创新效率。”
为强化创新根基,金山区向碳纤维研究院、分子育种公司授予“新型研发机构”资质,并通过奖项激励10位科研领军人才。刘苑帅认为,此次大会彰显上海湾区科创城“技术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双轨战略。随着硬核项目落地与跨界思维注入,这片滨海腹地正成为长三角科创新势力的重要策源地。(邓冰)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