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从“流量经济”到“品牌长青”:奉化开大探索文化赋能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03 16:16:5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宁波以民宿经济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文化IP+产业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4月2日,宁波开放大学奉化学院组织的“长寿IP运营与三治融合治理”主题研学活动,通过专家授课、实地考察等形式,展现了基层干部的创新智慧与宁波乡村振兴的深层实践。

位于宁海县梅林街道的河洪村,曾是偏远村落。如今,依托“长寿文化”打造出国医馆、根雕馆、非遗体验馆等文旅集群,年均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增长40万元。这一蜕变源于宁波对民宿经济“在地性”价值的挖掘——通过梳理河姆渡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等历史文脉,将传统民俗转化为可体验的文旅产品,实现了以文化为内核,赋予民宿更高附加值。

研学活动中,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宁波市终身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宁波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处陆和杰研究员指出:“乡村振兴需跳出同质化竞争,通过文化解码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他以河洪村为例,解析其“党建+创客联盟”模式:引入设计师改造古建筑,鼓励村民参与非遗工坊运营,形成“创客带动+农户联动”的良性生态。这种“文化赋能+产业共生”的路径,正是破解资源同质化的关键。

作为国家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实践延伸,宁波开放大学奉化学院目前已培养百余名“学历+能力”双优村干部。此次研学采用“理论授课+实地考察”模式,既邀请专家解析品牌升级方法论,又组织学员走进河洪村等案例村,通过沉浸式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方案。一位参训村干部感慨:“民宿不仅是生意,更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我们将结合本村实际,设计‘红村管家’培训体系,激活红色资源。”

当前,宁波通过政策创新、金融支持、智慧升级构建民宿经济全链条生态。持续推进以文化挖掘提升附加值,以协同治理激活内生动力,以人才培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如陆和杰所言:“乡村振兴没有标准答案,但宁波正在书写自己的解题思路——让文化成为最持久的流量,让品牌成为最坚实的长青之路。”

从河洪村的“长寿IP”到四明山的“红村计划”,从民宿主的短视频账号到渔家的“生态押金”制度,宁波的乡村振兴实践正编织一幅多元共生的画卷。这里,每座古村落都是待开发的宝藏,每位村干部都是创新的主角,而“文化赋能”正是串起这幅画卷的金线。奉化学院副院长宋维表示,宁波开放大学奉化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教育之力点燃乡村振兴星火,为共同富裕注入持久动能。(通讯员 马骏)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