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寿宁县深挖习近平总书记“主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的工作要求内涵,结合“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着力锻造感恩奋进有内功、心系群众有实功、担当作为有硬功的“做功型”干部队伍,以干部“变好样”,助推寿宁“大变样”,相关做法在中国改革报刊登。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九到寿宁、三进下党”,向下党乡干部群众提出“主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的具体要求,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近30年来,历届寿宁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把“做功”放在首位,持续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运用,斩获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总书记寄予下党乡乡亲们“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殷切嘱托,寿宁县着力锻造“做功型”干部队伍推动各项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针对部分干部能力素质跟不上、争先劲头不足、担当精神缺乏等短板弱项,结合“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做功型干部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致力打造堪当重任的“做功型”干部队伍,为建设新时代美丽幸福新寿宁提供人才保障。
二、主要做法
秉承“滴水穿石”,让干部感恩奋进勤练内功。着力激发干部胸怀感恩之心、爱戴之情、奋斗之志,锻炼堪担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常补“精神之钙”。引导全县党员干部牢记嘱托,深刻体悟“滴水穿石”和“弱鸟先飞”蕴含的为民情怀、久久为功的韧性精神,全覆盖推进 698名县管干部到下党乡接受感恩教育,并把到下党党性教育教学基地参观学习作为每年新提任、新录用、新转入干部党性教育第一课,2024年组织 210多名“三新”干部到“难忘下党主题馆”接受党性教育。常赋“专业之能”。着眼于发展实际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积极探索专业型干部培养新模式,围绕应急管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5个领域组建专题培训班,用好“组织点训+单位选训”机制,邀请党政“一把手”、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点名调训干部1300多人次,建立实战经验丰富的“问题专家”“项目好手”师资库,助力干部逐渐成长为“一专多能”的行家里手。常鸣“廉洁警钟”。坚持把廉洁教育严在日常、抓在经常,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冯梦龙“为民、务实、清廉”的廉政精神,上好年轻干部“入职第一课”,帮助干部从点滴小事中筑牢廉洁防线。强化“一把手”“8小时以外”常态化监督,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核查+部门联查”方式,摸排出 44 名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并整改。
践行“四下基层”,让干部心系群众苦练实功。选派干部服务基层,让基层成为干部最好的“练兵场”。化解问题下基层。建立领导下访机制,开展“县到乡、乡到村”三级信访帮办大接访,2023年以来县领导到信访局接访群众113场、280人次,到乡镇接访群众208场次,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常态开展谈心谈话,换届以来开展2轮乡镇蹲点调研,了解掌握干部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干部组团下基层。组建“敢为争先”专班,推动 128名“一书记三大员”下沉一线,“揭榜挂帅”领办项目,建立乡村振兴编制“周转池”制度,推动“1+4”特色产业、孝老食堂等民生项目200多个。健全年轻干部培养锻炼长效机制,选派 490多名年轻干部到村开展“四下基层”实践活动,着力破解年轻干部不熟悉基层情况、不够贴近群众、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等问题。关爱激励下基层。落实干部年度健康体检、机关事业单位医疗补助、乡镇“五小”设施建设等政策,设立基层干部关心关爱专项资金。着力推进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建设,通过新建 (购置)、修缮、租赁周转房等渠道筹措房源,累计建成 7 个乡镇 319 间周转房,发放补助资金560余万元。
强化“赛场选马”,让干部担当作为练就硬功。突出政治标准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搭建“赛”的舞台。推行“沙场点将”机制,采用“单位推荐、个人报名、组织挑选”方式,选派熟悉项目建设干部、临近退休干部服务一线项目。创新科级干部岗位职责清单管理,季度督导落实职责清单任务,推动“关键少数”履职作为,累计评选好等次干部 700多人次。构建“转”的机制。坚持专业相符、岗位相适、专业相近原则,建立“内部轮岗+上下交流+双向挂职”轮岗交流机制,对同岗位任职较长、缺乏多岗位历练的干部,在单位内部进行交流轮岗,2024 年以来累计推动 42 名干部在内部交流轮岗;畅通县、乡机关和国有企业“外循环”交流渠道,交流轮转69名县管干部。强化“用”的力度。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对“好班子”单位年度考核等次比例提高至30%,对一线敢担当、实绩优的“做功型”干部,实行提拔使用、职级等级晋升、评优评先“三个优先”。同时,2022 年以来,对 9 名状态“躺平”、工作“摆烂”的“唱功型”干部及时予以“下”的调整,树牢选人用人正确导向。
三、取得成效
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开展政治忠诚教育和感恩教育为抓手,全县党员干部深刻体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寿宁的特殊关怀,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爱戴之心、感恩奋进之志,促使干部在循迹溯源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营造事事走前头、做表率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弘扬了“四下基层”的好作风。坚持学懂弄通做实“四下基层”方法论,印发了 《寿宁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作风实施方案》,实现“四下基层”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处级领导干部带头到一线办实事、解难题,破解工作堵点难点,带动党员干部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的良性循环,改写了“宁人好讼”历史。
淬炼了敢为善成的真功夫。干部在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重点项目等一线中得到历练、经受考验、磨练党性,有效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处置复杂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深化一线考核、蹲点调研,精准识别了干部干与不干、真干假干,客观评价潜绩显绩、实功虚功,树立起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
四、经验启示
坚持补钙赋能是干部队伍建设的“硬支撑”。寿宁县用活习近平总书记“九到寿宁、三进下党”等当地特色教育资源,将“点名调训”与“点题培训”相结合,为事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感恩奋进有内功的好干部。可见,干部能力素质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积极探索干部培养新路径,把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有机结合,既要围绕中心工作大局为干部成长需要制定培养计划,又要创新培训方式和渠道,帮助干部平衡好工学关系,提升干部学习积极性。
树牢正确政绩观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主引擎”。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把正确政绩观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用好“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细化清单及应用场景”,通过牢固树立“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的鲜明导向,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确保各项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突出严管厚爱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新动能”。因厚爱而严管、寓厚爱于严管,是真正对党负责,对干部负责。山区县干部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经济待遇较低,更需注重以强化干部待遇保障、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抓手,拴心留人。寿宁县“做功型”干部队伍建设推行“五步工作法”,把干的指向和选的方向统一起来,建立乡镇干部职级晋升激励保障机制,健全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创新岗位职责清单制度,促进全县干部队伍既有秩序又有活力。(学习大军 寿宁县 宁德组工 供稿)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