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陵山脉腹地,海拔1200米的红星村曾是被时代遗忘的角落。这个户籍人口387人的土家族村寨,十年前仅剩7位老人守护着祖辈的木楼。直到2016年,一对带着吉他与梦想归来的兄妹,用18年光阴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归乡进行曲”。
跋涉:从山间小路到音乐殿堂
1987年出生的杨刚与妹妹杨雯梓,童年记忆里镌刻着凌晨五点的星月。为支持妹妹8岁显露的音乐天赋,全家开启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求学长征:母亲变卖祖宅送女儿进京,哥哥蜗居地下室倒卖乐器,甚至借高利贷维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高昂学费。那些年,杨雯梓在琴键上练习的每个音符,都浸染着兄长搬运音响器材的汗水。
破局:直播浪潮中的山乡突围
当移动互联网的春风吹进大山,兄妹俩敏锐抓住时代机遇。2016年返乡初期,面对90%空置率的村落,他们自筹资金修缮21栋危房,却因建设资金缺口陷入困境。转机出现在凌晨三点的直播间——杨雯梓用专业唱腔演绎的《苗岭飞歌》,意外吸引数万网友关注。兄妹俩将直播间搬进正在施工的刺梨园,让200万网友见证着吊脚楼重生、山道拓宽的点点滴滴。
新生:艺术唤醒沉睡的乡愁
2024年秋,杨雯梓与网红歌手联动的《苹果香》短视频播放量破亿,意外带火家乡的百年楠木群。嗅到机遇的兄妹迅速打造“云端音乐节”,将废弃晒谷场改造成可容纳千人的露天剧场。如今每逢周末,返乡青年组建的芦笙乐队与都市游客的吉他声在山谷共鸣,38户村民开办的农家乐常需提前半月预订。
坚守:负债千万背后的传承使命
鲜为人知的是,这对累计投入960万元的兄妹至今仍背负债务。他们在文创工坊教老人制作蜡染琴谱,用直播收益补贴27名留守儿童艺术课程。当被问及何以坚持,杨刚摩挲着祖传的牛角琴:“我们修的不仅是房子,更是要把‘家乡’两个字种进年轻一代心里。”
从北京地下室到深山音乐厅,天生兄妹用十八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如今红星村的石板路上,90后民宿主理人调试着专业音响,古稀老人直播着传统傩戏,杨雯梓正筹划将废弃小学改造成声乐研学基地。这对兄妹的故事印证:当艺术血脉与故土情怀交融,即便最偏远的山村也能生长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刘畅)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