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安全管理始终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中国浙江省湖州市的东宗线航道整治工程HDSG01标段,通过融合先进技术、系统化管理与全员责任意识,成为安全施工领域的标杆项目。该标段不仅实现了“零重大事故”的安全目标,更荣获“浙江省平安工地省级示范合同段”称号、“湖州市2023年度交通建设工程平安工地省级示范施工合同段”称号、安全环保负责人方建超荣获2024年度“优秀先进个人”称号。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水运工程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东宗线航道整治工程是浙江省提升内河航运能力的重要项目,旨在将原有的9.6公里四级航道升级为三级航道,以增强通航效率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HDSG01标段因其施工范围广、作业船舶密集、环境敏感性强等特点,面临复杂的安全管理挑战。项目团队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与技术应用,成功化解了施工中的多重风险,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一体化管理模式,打破层级壁垒。项目团队提出“管理人员一体化”策略,将施工方、分包商与一线工人纳入统一管理体系,消除沟通断层。通过每日安全晨会、实时信息共享平台和联合巡查制度,确保安全指令直达作业现场。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响应速度,还强化了全员责任意识,使安全管理从“被动监管”转向“主动参与”。
网格化精准覆盖每个角落。针对施工点多、船舶流动性大的特点,团队引入“网格化”责任划分机制。将9.6公里航道划分为20个责任网格,每个网格指定专职安全员,负责隐患排查、设备检查及人员培训。同时,关键工点与船舶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全天候监控,形成“人防+技防”的双重保障。
科技赋能,智能设备助力护航安全。AI识别系统,在施工入口引入安全帽识别系统,未佩戴安全装备者自动触发警报,从源头杜绝违规行为;智能监测设备,采用智能微动探测仪精准定位地下管线,避免施工误触;雾桩系统实时抑制扬尘,降低空气污染风险;船舶动态监管:为所有作业船舶安装4G视频监控设备,结合现场不定时、不定点的随机抽查巡检,确保水上作业全程可控。
绿色施工夯实发展与生态平衡。项目团队将环保纳入安全管理框架,严格管控疏浚土处置流程,避免水体污染;在混凝土养护环节使用一体式静停养护箱,减少水资源浪费;推广低噪音钢板桩沉桩工艺,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这些举措不仅符合中国“双碳”目标,也与国际绿色施工标准接轨。
持续培训,筑牢安全文化根基。通过“理论+实践”双轨培训模式,全年开展安全讲座10场、应急演练6次,覆盖200余人次。模拟场景包括船舶碰撞、火灾逃生等,确保每位工人掌握自救技能。此外,利用数字化平台推送安全案例与政策更新,保持全员安全意识“在线”。
东宗线HDSG01标段的安全管理实践,展现了中国基建行业在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上的深度融合。通过科技赋能、责任细化与文化培育,从网格化责任到智能化防控,从生态化治理到国际标准对接,东宗线的安全实践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在平衡发展与安全方面的智慧。随着航道的开通,往来的货轮将不仅运输货物,更传递着中国对基建安全的深刻理解 ——安全不是成本,而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李刊)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