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兹游琼岛三年的苏轼于儋县登船渡海,对这青黛叠翠、一湾碧水,留下了最后传颂千年的喟叹。天不言而万物生,地不语而四时行。将苏轼曾掌的舟楫握进新时代的掌纹,重新荡开层层涟漪,帆影悠悠,白沙细软,浪声渐缓,小舟再转,便置身于松涛水上。
“琼北水清看松涛,松涛水净看白沙。”松涛水库是海南省最大的水库,承担海口等四市县城镇生活用水以及工业供水,同时肩负下游200多万人的防洪任务。
几经岁月流转,位于松涛水库上游的南叉河却因河水浑浊、异味四起,深深刺痛着当地居民的心。“南叉河嘛,从小在河边摸鱼钓虾的。可这两年——河水原本什么样都要忘记了。”自幼在南叉河走水的陈更胜是村里的老人,可时过境迁、少年不再,曾经潋滟的水光也随着社会的变革沦为他眼中昏黄的迷茫。曾几何时,河水变浑的日子早已成了记忆中的常态。而如今,随着尾水净化项目的成功实践,一场生态的蜕变悄然展开。
架船去,虽至冬季,见山岚逸秀,春水初生。在南叉河下游的人工生态湿地之中,静谧的清流潺潺穿过石笼网箱,如梭般钻进芦根蒲尾,最后缓缓注入生态塘。“绝不能让污水流入松涛水库。”这是项目团队的坚定誓言。为了这一承诺,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海南项目部技术团队从未停止探索与实践。在这里,沉淀塘、生态塘、潜流湿地、表流湿地交织成一幅独具殊色的动态山水画:沉淀塘如同湿地的胃,缓缓吞下河水中的泥沙与杂质,带着那些沉重的污染物悄然消化;随后,水流进入潜流湿地,经过层层过滤和自然净化,污染物在此彻底沉淀;每一株植物的根系都仿若自然之手,轻轻捻去湍流中浑浊的尘埃,涤荡出河水原有的粼粼光彩;最后,掩映在碧草芦花荡中的,是在水域关键位置安装的高敏传感器,全天候监测尾水的水质变化与湿地的生态状态。数据与自然共舞,确保湿地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空明的涓流汇溪成泽,在表流湿地中与空气亲吻,吸收阳光与清新空气的滋养,终以一池清渠重归海天之间。
顺流而下,泛舟南叉河南。游鱼往来翕忽,白鹭翩翩轻舞,鸟兽草木萌动,俯仰山高月小,香汀芳草。正是中交建设者接过千年前苏轼手中的桂棹兰桨,以湿地养生态,将松涛水库化为天然龙脉,与山海同邀绿色守望,共赴自然生命之约。(文/ 图 周心月 翟梦轩)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