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纯池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镇域实际,驱动产业、项目、治理‘三驾马车’协同并进,充分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全力推动全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近日,纯池镇党委书记汤仙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我们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拓展农业生产空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汤仙琴说,2024年纯池镇农民人均收入在全县农村排名第三。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累计完成土地图斑整改126个,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110亩,恢复和新增耕地296.5亩,“周宁有鲤·邀您来种田”完成认领452.6亩,全面完成年度粮食稳产增产任务。
做优高山晚熟葡萄产业。强化葡萄产业联村联社党委建设,积极开展新品种试种、品质控制、技能培训、品牌推广、加工销售等工作,引导群众在葡萄园套种马铃薯、日本黑瓜等作物。2024年,高山晚熟葡萄产业实现产值约1.6亿元,同比增长7.4%。
做强茶产业。推进老茶园改造,建设标准化厂房、茶旅文化中心等项目,承办制茶赛事,支持茶企发展。促进茶产业改造提升,全镇20家茶企,有7家通过 SC 认证,3家为省市级龙头企业;龙溢茶企绿茶制作技艺获评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润福源、和润等企业在市级以上比赛中屡获殊荣,2024年,全镇茶产业产值近4.1亿元。
做大“小径笋”产业。重点推进小径笋生态丰产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高小径笋的产量,为规模化做支撑。纯池小径笋上榜福建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区域品牌第27位,品牌价值2.2亿元。
做新林业产业。开展茶园套种灵芝试验约50亩,亩产值超6500元;探索“树上+树下”立体种植模式,套种黄精、百合、铁皮石斛等林下作物近500亩;保护和发展好2万多亩锥粟园,不断提高科学种植水平。
“我们紧紧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石,以产业项目为驱动,不断夯实乡村发展根基。”汤仙琴说。
完善基础设施。后溪山洪沟治理项目提前2个月完工,保障了周边25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为农业灌溉提供支持;纵三线纯池至下党路段等8个道路工程完工通车,另有 4 个道路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积极为乡村振兴铺平“道路”。
大抓村财项目。紧扣“项目围着村财转”理念,深入挖掘各村特色资源,盘活闲置资产,策划生成产业项目21个,全面消除15万元以下村财收入村,12个村通过投资建设骨灰楼、茶厂、烘干房、冷库和民宿等盈利性项目,实现收入126.5万元。
紧握“流量密码”。精心策划古村游、红色游、研学游路线,成功举办文化旅游宣传月、全国廊桥现场会、三坊七巷推介会等高规格活动;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革命教育体验基地,推出“真人对抗”等沉浸式体验项目。纯池文旅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全年吸引超过5万名游客。
“我们持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为乡村振兴筑牢支撑。”汤仙琴说。
建强“导航队伍”。构建“党建引领+机制创新+能力提升”三位一体队伍建设体系,实行“三维考评”“工作提醒函”等机制,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到福州、福安等地外出交流学习,通过务虚会等形式,提升履职能力和创新思维。
做实惠民实事。2024年举办8场爱老助老活动,为110户独居老人安装烟雾报警及灭火设备,优化长者食堂运营,镇阳光健康协会为71名罹患重大疾病的残疾、困难群众发放补助22.6万元;联合“纯池镇企业家教育基金会”等组织开展奖教助学活动4场次,发放奖教助学金28万元。
精细基层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林长责任制,72个沿河污水直排口实现整治;将“甘棠经验”与镇情有机融合,打造人居环境2.0版本;设立“村庄清洁日”,成立巡查队伍,持续整治集镇环境,2024年获评“全县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先进乡镇”称号。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打造 “边界调解室”,强化各项基层治理工作。2024年获评全市防汛抗旱、征兵工作先进集体,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汤仙琴表示,在新的征程中,纯池镇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围绕“五个振兴”精准发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周宁篇章”贡献纯池力量。(学习大军 周宁纯池镇 供稿)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