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迎来了一场文化盛宴——第十八届夜郎竹王节文化活动在黄果树瀑布的故乡,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故里镇宁县隆重举行。
此次活动距离2024年11月夜郎竹王节仅四个月,再度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夜郎文化的深厚底蕴,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民族文化爱好者及游客参与。
伏羲·女娲行“冷斋”
本届竹王节以“蒙正族人首次虔诚为始祖伏羲·女娲做斋”为主题,成为活动最大亮点。伏羲与女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尊崇的人文始祖,其传说广泛流传于各民族文化发展中。
蒙正人(夜郎王族后裔)依据祖辈口传,首次以“冷斋”形式祭祀始祖,仪式全程禁用牲畜,仅以五谷、水果等素食为供品,既传承了“敬畏自然、崇尚简朴”的古老传统,亦呼应了当代生态保护理念。
“冷斋”仪式的历史特质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冷斋”源于蒙正人代代相传的祖训:伏羲观天象、创八卦,女娲补天、造人烟,二者功绩与自然息息相关,祭祀应以“不杀生、不扰生态”为准则。
仪式包含开坛、请神、献供、诵经、、后羿射日、祈福等环节,由族内长老主持,百余名蒙正族人身着传统服饰参与。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专家评价称,这一仪式为研究夜郎文化、西南少数民族信仰提供了鲜活案例,彰显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
蒙正服饰再现千年风华
活动同期举办了蒙正族传统服饰展,30余套以竹纤维为原料、手工编织的服饰惊艳亮相。
蒙正服饰以靛蓝为主色调,配以象征竹王图腾的刺绣纹样,头饰“竹节银冠”尤为独特,2022年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场还通过歌舞、竹编技艺演示等形式,展现蒙正族与竹文化共生的历史脉络。
夜郎文化传承引热议
节日期间,主办方召开了“夜郎竹王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研讨会,来自高校、文旅部门的代表围绕民族文化活化利用、非遗IP开发等议题展开讨论。
镇宁县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将依托竹王节品牌,打造文化生态旅游线路,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第十八届“夜郎竹王节”以古朴的仪式、创新的表达,再次激活了夜郎文化基因,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生态的桥梁。
活动不仅强化了蒙正族人的文化认同,也为地方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生不息。(郭见 舒彬)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