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时节,荸荠成为了餐桌上的时令佳品。在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的建南村,这种特色农产品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在建南村蒋家门的一块水田上,荸荠种植户姜先忠穿着防水裤,弯着腰,在齐膝深的水田里忙碌。只见他双手轻轻拨开泥土,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荸荠从泥中挖出。
“一般一年中的四、五月份种下去,到腊月采,一直可以收到清明前后。”来自安徽的姜先忠在建南村种植荸荠八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他承包的100亩田,每亩产量在3000斤。
姜先忠和工人把刚挖出来的荸荠收集后,运到了自动化冲洗机处。机器轰隆作响,水流顺着管道喷涌而出,冲刷着荸荠表面的泥土。随着泥土被洗净,一颗颗荸荠逐渐露出紫红色的外皮,光滑圆润,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冲洗后的荸荠又顺着传送带进入分拣环节,大果和中果被装入编织袋,运往嘉兴、桐乡等批发市场,而小果则被单独收集,可用于喂养家禽。“每天要送出两三千斤,去年卖批发是两块钱,今年涨了两三毛钱一斤。”姜先忠说。
荸荠不仅味道清甜爽脆,还被誉为“地下雪梨”。中医认为,荸荠性寒味甘,可清热解毒,缓解咽喉肿痛、咳嗽痰多,尤其适合春季润肺生津。此外,荸荠低热量、低脂肪,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是减肥和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同时,其钾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高血压患者食之亦有益。
近年来,建南村依托6000多亩耕地资源,大力发展多样化的生态农业模式。除了荸荠与水稻轮作,村里还拥有1000多亩的沼虾养殖基地,同时推广蘑菇种植、稻鱼共生和稻虾共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格局,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不仅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有力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南村党总支副书记姚钱彬表示,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的核心,一方面,村里将重点维护水利和供电设施,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争取项目和确保土地承包的连续性,为农业主体提供稳定支持,避免因中断而阻碍产业发展。(王店镇)
责任编辑:宫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