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小瓦窑西里社区
“广臣书记,在咱们小区给电动车充个电可太难了!又不敢将电池拿回家中充电,安全隐患太大,无奈只能去别的小区充电,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一到雨季就犯愁去!年我家屋顶就漏雨了,雨水顺着窗檐往下流,听说邻居家也成了‘水帘洞’,希望今年别再漏了。”
在小瓦窑西里社区,居民的声音总能第一时间通过社区议事协商平台反馈至社区党委。该社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北部,街道西北部,北至吴家村路,东至首钢二通厂西墙,南至张仪村路4号院南侧路,西至张仪村路。社区成立于2000年,因位于小瓦窑村西侧得名,属于城乡结合部。由于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居民需求广泛多样,如何治理好社区、服务好居民成为社区党委的首要任务。
在卢沟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小瓦窑西里社区积极探索“1+4+N”工作法。“1”即以社区党委为核心;“4”即以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物管会、楼门长为固定成员;“N”即根据议事内容和协商需要,将居民代表、在职党员、律师、片警、志愿者等纳入议事体系,针对社区难点、痛点问题定期组织召开共建协商会议,以“联动”带动协商共识行动,以“共议”促进共建共治共享,进而打造“社区共同体”。
社区所辖国风长安小区内原来只有一处充电柜,充电设施严重不足。接到居民诉求后,社区党委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并迅速响应群众诉求。依托“1+4+N”工作法,社区党委召集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物管会、楼门长、职能部门等多方主体开展议事协商会议。一方面,居民主动配合社区通过电话访问、网上小程序、小区门口现场登记等方式开展电动自行车现有量调查,对充电桩安装需求进行了全面摸排;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充电设施安装事项民意调查,通过实地勘察、全面协商,仔细梳理小区可用空间,遴选充电桩安装点位。
为了“争一分、夺一秒”,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责领导于2024年大年三十当面听取居民建议,现场沟通安装事宜,详细研究施工方案,并承诺会压实责任尽快解决电力供应问题。经过30天左右的时间,国风长安小区在重重困难之下,完成了充电设施建设。小区新建充电设施1处,充电接口64个,即刻投入使用,解决了150辆电动自行车车主的安全充电问题。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现在小区安装了充电桩,方便了居民、规避了隐患,感谢街道社区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充电桩的安装不仅消除了电动车上楼充电、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更是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
漏雨居民愁,联动解民忧
社区所辖张仪村路4号院属楼房平房混合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在诸多协商议题中,房屋漏雨问题尤为突出。对此,“1+4+N”工作法持续发挥作用,社区党委就夏季汛期房屋漏雨问题召开联席议事协商会议,共议问题难点、共商解决方案、共同开展行动。社区党委与物业公司召开社区物业工作沟通协调会,并向产权单位发送工作函,与物业沟通并安排解决方案。
以往,雨后房屋哪里漏补哪里,难以根治问题;今年,街道多方协调、社区多次协商,社区党委全面整合现有资源,产权单位全力支持人力物力,赶在雨水到来前完成了小区全部楼顶防水材料的重新铺设工作,实现了设施优化“全覆盖”、房屋漏水“零容忍”。社区工作者对居民承诺:“请您放心,今年社区提前做防水,保证不会再漏雨。”这一承诺得以兑现。张仪村路4号院楼顶修缮工作的及时完工,消除了居民的“心病”,以最快速度解决了小区500余户居民的痛点问题,创造了社区解决此类问题的新纪录。
成效启示
小瓦窑西里社区在街道指导下,探索实践“1+4+N”工作法,以党建为引领、以居委会为平台、以物业公司为抓手、以物管会为纽带,将辖区每栋楼的楼门长、居民代表充分调动起来,及时收集并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根据问题的大小、难易程度进行划分,能直接处理的问题马上解决;需要多部门协调完成的问题,组织召开社区联席议事协商会议,多元主体共同讨论制定解决计划、落实责任予以解决,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打造“社区共同体”。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小瓦窑西里社区不仅有效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治理能力,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李春彦 纪托 )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