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城市更新的着眼点:便民、利民、安民

发布时间:2025-02-19 14:26:0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城市更新作为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举措,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说:“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这一重要论断不但指明了城市更新的原则和方向,而且启示我们:城市更新必须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这说明,便民、利民、安民是城市更新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城市更新的首要着眼点是便民。这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和升级,将城市更新作为一项便民工程。首先,便民工程体现在公共交通的便捷上。城市更新应着重改善交通网络,增加公交线路和地铁站点,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运行效率,让居民的出行更加快速、便捷。同时,通过优化交通规划,减少交通拥堵,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为市民节省出行时间,提高生活品质。其次,公园绿地的增设是便民工程的又一重要方面。城市更新应注重生态环保,合理规划绿地系统,增加公园、绿地面积,为市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场所。这些绿色空间的增加,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让人们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方便找到一片宁静的休息地。再者,教育、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便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更新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此外,便民工程还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细节之处,比如便民市场的建设、公共厕所的改造、无障碍设施的完善等。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却能极大地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让城市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城市更新的第二着眼点是利民。城市更新不仅仅是改善生活环境,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它是一项利民工程,旨在通过更新改造,助力居民增收致富,实现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的提升。首先,城市更新通过对旧城区的改造,可以为新兴产业提供必要的物理空间,比如一些老旧的工业厂房、商业楼宇或者住宅区可以被重新规划为创新园区、商业中心或者综合功能区,为新兴产业的落地和发展提供场所,从而为当地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选择,进而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其次,优化商业布局是利民工程的重要举措。城市更新项目要通过合理规划商业区域,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和购物中心,吸引投资,繁荣经济。这些商业区域的兴起,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消费选择,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会激发居民的创业热情,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再者,城市更新还要注重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比如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这些服务产业的发展,居民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减少通勤成本,提高生活质量。此外,利民工程还体现在城市更新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和保护,可以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从而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也为居民提供了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的机遇。

城市更新的第三着眼点是安民。“民心安则天下安。”城市更新的宏伟蓝图,一个重要落脚点在于居民的安居乐业。安民工程,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强化社区治理、提升安全保障和深化人文关怀,旨在为居民营造一个和谐、安全、温馨的社区家园。在社区治理方面,安民工程注重提升社区的组织能力和服务功能。要通过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系,推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安全保障方面,安民工程着重于提升社区的治安环境。城市更新过程中,要通过完善视频监控网络、加强社区巡逻、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等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要重视对老旧小区消防设施的升级改造,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在人文关怀方面,安民工程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城市更新过程中,要增设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场所,提供日间照料、文化教育等贴心服务。这些设施和服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让老年人能在这里找到精神的寄托,让孩子们能在这里快乐成长。

总之,城市更新是一项便民、利民、安民的综合性民生工程。便民工程通过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让居民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感受到城市更新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利民工程则通过促进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让城市成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平台;而安民工程则从社区治理和人文关怀出发,让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改造,更是精神层面的提升,它关注居民的内心需求,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充满归属感的生活空间。这样的城市更新,不仅会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更能在深层次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周志鹏、巢传宣)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