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台儿庄大战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无畏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1月1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煤城烽火”宣讲队前往台儿庄红色文化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岁月的风沙虽能模糊一些记忆的轮廓,却无法磨灭那些镌刻在民族脊梁上的壮丽史诗。怀着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无限追思与敬仰,我们踏上了前往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旅程,渴望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探寻抗战先辈们的英勇足迹,汲取前行的力量。
选择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绝非偶然。台儿庄大战,作为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其意义之深远,影响之广泛,堪称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1938 年,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军队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在台儿庄地区与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这场战役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们民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伟大壮举。我们深知,只有亲身走进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才能更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的波澜壮阔,更深刻地领悟抗战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步入序厅,一座大型浮雕《台儿庄大战》气势恢宏地展现在眼前。浮雕上,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中国军人神情坚毅,或持枪冲锋,或奋勇拼杀,生动地再现了台儿庄大战的激烈场景。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仿佛将我们们带回到了当年的战场,让我们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以及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
沿着展厅的脉络前行,丰富的历史文物、珍贵的图片资料和逼真的场景复原,宛如一部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将台儿庄大战的全过程徐徐展开。在展厅中,我们们看到了当年中国军队使用过的步枪、机枪、手榴弹等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虽然简陋,却凝聚着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与日军先进的武器相比,它们显得如此单薄,但正是凭借着这些简陋的武器,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顽强地抵御着敌人的进攻。
还有那些泛黄的老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一段悲壮的历史。照片中,战士们疲惫却坚定的面容,战火中被摧毁的城市和村庄,无辜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无一不让人痛心疾首。然而,在这些苦难的背后,更能看到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伟大精神。
在众多的展品中,最让我们动容的是那些关于英雄事迹的介绍。池峰城将军,作为台儿庄战役的指挥官之一,他临危受命,肩负起保卫台儿庄的重任。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日军凭借着优势火力和装备,一度突破了台儿庄的部分防线,城内局势岌岌可危。池峰城将军果断下令炸毁浮桥,破釜沉舟,切断了自己和士兵们的退路,以示与台儿庄共存亡的决心。他身先士卒,亲自率领敢死队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在枪林弹雨中,他毫不畏惧,挥舞着战刀,冲锋在前,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经过数日的浴血奋战,池峰城将军和他的部队终于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守住了台儿庄的阵地。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台儿庄大战中的一段传奇,激励着无数后人。
除了池峰城将军将军,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英雄儿女,在台儿庄大战中,为了保卫祖国,为了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有的是普通的士兵,有的是默默无闻的百姓,但在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时刻,他们都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参观完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们应该倍加珍惜。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台儿庄大战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无畏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怕吃苦,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们还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历史教训,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此外,我们们还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氛围。让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不仅是一座记录历史的殿堂,更是一座传承精神的丰碑。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龚宇)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