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弘扬雷锋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发布时间:2025-01-26 11:07:1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山河锦绣,岁月芳华。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之以恒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沈阳师范大学“星火相传实践队”于1月中旬开始参加“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红色根脉”专项实践活动。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红色遗迹、英模访谈、现场宣讲等形式,引导当代青年从党的伟大历史中激发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从身边英模典型事迹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榜样指引青年志,奉献传承爱国情

我们团队成员首站来到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内采用高科技动态场景与艺术品插画等手段,翔实生动地再现了雷锋的成长历程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个故事,讲述着雷锋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以及他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活动小组成员将认真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献爱心行善举,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历史之痛当警醒,复兴之路必前行

第二站,我们前往辽宁省抚顺市平顶山惨案纪念馆参观。回望历史,驻扎抚顺的日本侵略者遭到自卫军反击,反诬平顶山村、栗家沟村和千金堡村的村民”通匪,并于1932年9月16日在平顶山对三千名手无寸铁的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顶山惨案”。然而日军的屠杀并没有吓倒东北人民,他们与敌人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们将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延续先烈的遗志,共创和平美好家园。

访谈英模人物,争做时代新人

第三站,我们采访到了“辽宁省见义勇为英雄”张宝付爷爷,张爷爷为我们详细讲述了救人全过程。他不顾个人安危,纵身跳入刺骨的浑河冰水中,成功将坠入浑河的女司机救上岸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事实上,这已非张爷爷首次救人,他曾于上个世纪70年代和2022年夏天分别救助过他人。他也因此先后获得“顺城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抚顺市见义勇为模范”、抚顺市第十八届“百姓雷锋”,并且入选了2023年全国第四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获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好人、“辽宁省见义勇为英雄”等荣誉称号。岁月流转,榜样的力量依然熠熠生辉,通过与英模人物的交流互动,我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决定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和爱国情怀,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四、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致敬最可爱的人

第四站,我们来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那里,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亲眼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所展现出的坚韧与不屈。看着那些历史照片和文物,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所建立的功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五、参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第五站,我们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陵园内庄严肃穆,每一座墓碑都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们肃立默哀,向他们表达最深切的哀思与崇高的敬意。这次参观,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也坚定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决心。

六、走进社区、学校宣讲,传递爱与希望

最后,我们走进社区、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我们结合此次寒假社会实践的所见所感,用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向居民、学生讲述了雷锋和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同时,我们还就如何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等话题与居民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通过宣讲,我们不仅传递了爱与希望,也激发了大家参与社会公益,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新时代因奋斗而出彩。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底蕴和革命烈士的奋斗精神,也激励着沈阳师范大学学子怀揣梦想与激情,紧紧追寻先辈的足迹,在学思践悟中凝聚精神,在奋力前行中开拓攻坚,在新征程中赓续红色血脉的责任和使命。未来,我们定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之情,唱响“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强音。( 通讯员 杨宇涵 )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