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蕉城区是宁德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29个城市社区,共36.6万常住人口。近年来,随着宁德时代、上汽宁德基地等“金娃娃”产业集群接续落地,使得中心城区、城郊社区人口激增,再加上老城区“三无”老旧小区数量众多,带来物业服务跟不上、回应诉求不及时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蕉城区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办“好厝边”红色物业,把无物业老旧小区治理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由党组织来领办,走出了一条物业党建联建新路子。
明晰组织架构,做到“一起抓”
区级统筹谋划。区委成立由区委副书记牵头,组织、政法、城市管理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办“好厝边”红色物业工作专班,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实行“一事一议一督办”机制,帮助解决好社区办不了的事;区财政每年列支40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用于社区阵地建设和老旧小区红色物业工作经费补助。
街镇靠前推动。城区5个街镇分别成立“好厝边”红色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街镇班子成员分片挂钩、蹲点服务,指导帮助社区注册“好厝边”红色物业企业23家,和社区干部一起在72个重点老街区、老旧小区建立服务站点,实现了无物业小区兜底物业服务全覆盖,受益人口达9.7万人。
社区具体领办。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红色物业企业法人,社区“两委”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企业重大事项由社区党组织研究审议后执行,推行先让居民群众看到成效、感受到变化后,再协商物业费收缴的办法,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水平和组织动员群众能力,确保经营活动始终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
健全领办机制,做到“一起干”
明确领办事项。发挥网格员、党员楼栋长、居民代表作用,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敲门”行动,对标小区物业有治安防范、有清扫保洁、有绿化养护、有物业维修、有停车管理的要求,征集红色物业服务事项意见建议900多条,详实制定社区党组织领办“好厝边”红色物业服务事项清单和物管人员职责清单,并在小区公开公示,激发居民群众参与。
整合创收资源。以蕉南街道芦坪社区为试点,社区党组织通过成立小区资源整合小组,摸清小区公共资源底数,发动党员居民、退休老干部开展宣传动员,促进居民群众形成共识等方式,增设公共收费车位26个、小区店面4间,月可增加社区物业企业收入6000元,取得了较好成效,并作为案例进行全区推广。截至目前,70%的社区红色物业企业实现收支平衡,群众担心的红色物业不持久问题得到有效破解,90%的老旧小区物业费正常收缴。
激发群众参与。设置社区物业公益岗位,从小区网格员、离退休党员干部、热心居民群众中公开选聘物管人员,实行专职专用,确保每个小区红色物业站点有专职物管人员2名以上,实现居民群众的事让居民群众一起来干。
提升联建合力,做到“一起管”
党建共建赋能。开展“我在社区有个‘格’”活动,落细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共建项目化管理,统筹共建单位资源,累计扶持资金450万元,整合闲置公建房、公共土地资源1.2万㎡,229名在职党员担任小区物业“红管家”;探索市场化专业物业企业“双报到”制度,即企业到所在社区报到、项目负责人到项目所在社区报到,推动全区21家物业企业与29个城市社区党组织签订党建联建协议,认领78个“好厝边”红色物业服务项目,在1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物业服务窗口,为社区党组织领办“好厝边”红色物业企业注入专业力量。
干部力量下沉。借鉴“一书记三大员”的做法,从科级干部中选派资历老、能力强、有情怀的13名近邻党建指导员驻点社区协调推动“好厝边”红色物业落地落实;有序推动街镇干部下沉社区,挑选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街镇干部作为包社区干部,实行定岗在社区、工作在社区、服务在社区、考核在社区的“四在社区”制度,确保每个社区至少有一名以上包社区干部下沉社区工作,切实增强社区工作力量。
红色阵地支撑。依托区委物业党建联建机制,由区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办“好厝边”红色物业工作专班牵头,通过整合辖区单位闲置场所、小区红色驿站、新建小区专业物业场地等,全区共建成106个“好厝边”红色物业企业共享服务站点阵地,形成了街镇、社区、小区物业联建共享阵地矩阵,在确保红色物业有场所办事的基础上,还为社区党组织领办的孝老食堂、社区工坊提供场地支持。(学习大军 蕉城区 供稿)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