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画院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卜绍基针对乡村文化振兴提出一系列建议,旨在借助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破解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难题。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对产业、人才、生态等振兴具有引领推动作用。此前,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匮乏,出现千村一面、低水平壁画泛滥、乡创项目缺乏内涵等问题。如今,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契机。
卜绍基委员建议,广东应建设乡村文化艺术资源数据库。通过基层调研,整合乡村文化与艺术特色,打造完整资源库,避免乡村建设同质化。以此为基础,开发“一村一品”等经济文化资源,借助数字传播推出“乡村数字人”等概念,吸引“数字牧民”参与创业,推动乡村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
人才培养方面,采取内培外助策略。一方面,对乡村文化站干部、学校美术教师等开展针对性培训,使其掌握数字和人工智能设计技术,满足乡村文化建设的短期设计需求。另一方面,建立人工智能技术外援名单,组织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基层文化力量的审美与技术水平,培养本土文化建设人才。
在监管与协调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制定机制,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应用的监管,防止滥用误用。同时,针对乡村文化建设可能出现的雷同问题,依据地方特色提供指导,实现差异化发展。
此外,为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应促进城乡文化建设中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融互通。利用广东城市化程度高的优势,融合城乡文化服务体系,借助数字技术突出乡村文化特色,让乡村文化成果走进城市,吸引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共享乡村振兴成果。(杨莉 整理)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