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顺县贵州省胡智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粤黔标准《贵州鸡蛋 湾区定制》发布会暨“贵州鸡蛋 湾区定制”发车仪式在此盛大启幕。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与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乡村振兴产业协作基地联合发布“贵州鸡蛋 湾区定制” 团体标准,为贵州的农产品走向湾区市场提供了规范。
贵州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拟任会长何力;贵州科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振;贵州现代物流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钱永军;贵州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赵雪峰;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乡村振兴产业协作基地主任陈泽华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蔡兴洪;贵州生资·贵天下集团 党委书记、董事长龙林;长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二洲;贵州禽遗传资源管理站副站长张明均;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昌彪;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室主任申鹰;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分析测试部部长马凯;长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泽灏;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葛菁华;贵州省胡智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胡智超等出席参加会议。
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执行会长韦鳗娟担任主持人,来自政府、科研、企业等各个领域的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执行会长韦鳗娟宣读《贵州鸡蛋 湾区定制》团体标准发布公告,并正式对外发布《贵州鸡蛋 湾区定制》粤黔标准。这份标准涵盖了鸡种甄选,养殖环境的把控,从水源、空气到土壤,科学的饲料配方,以及鸡蛋采集、包装、运输的全流程规范,每一个环节都对接湾区品质要求。
何力说,回顾那些为调研在贵州山水间奔波的日夜,为一个指标研讨至深夜的场景。贵州山水赋予鸡蛋天然优良品质,却长期受困于市场对接瓶颈,亟需寻找突破之路;专家团队联合企业、政府人员深入一线,养殖场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实验室中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通宵,反复打磨每一项细则;论及亮点,对品质安全与营养的双重强化,让每一枚销往湾区的鸡蛋都成为贵州生态农业最亮眼的代言。同时,何力也对“贵州牛肉 湾区定制”团体标准进行了阐述,这将进一步丰富湾区市场的农产品供给,提升贵州农产品在湾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赵雪峰发言中说道,近年来贵州农业发展势头迅猛,鸡蛋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取得了进步。此次粤黔协作定制标准,恰是关键契机,推动贵州从鸡蛋产量大省迈向质量强省的转身,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他表示,农业农村厅将加大对鸡蛋产业的扶持力度,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张振从科研助力乡村振兴。他讲述了科学院运用前沿科技优化蛋鸡养殖生态的实践经验,通过科技创新保障鸡蛋品质优越,为标准落地筑牢了坚实的技术根基。从智能养殖系统的应用到疫病防控技术的研发,字里行间尽显科技赋能农业的伟力,也为贵州鸡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刘二洲对本地产业发展满怀自豪。他在致辞中提到,长顺的青山绿水为蛋鸡繁衍构筑了天然家园,如今借着粤黔合作的东风,全县上下一心,以高标准打响“长顺鸡蛋”品牌,让湾区餐桌摆满贵州深山的优质蛋品,让产业发展的红利惠及每一位乡亲。他表示,长顺县将继续加强蛋鸡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养殖规模和质量,为“贵州鸡蛋 湾区定制”提供更充足的优质货源。
鸡蛋企业代表胡智超发言,忆起创业的艰辛历程,从最初的艰难摸索到如今能够参与标准定制、接轨湾区,他感慨万千。面向众人,他坚定承诺,贵州省胡智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定将严守标准,精细化养殖环节,用品质为“贵州鸡蛋”在湾区赢得好口碑。他详细介绍了公司在鸡舍环境控制、养殖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确保每一枚鸡蛋都符合湾区定制标准。
钱永军踌躇满志。立足物流与销售前沿阵地,他畅谈了精心布局冷链物流网络、全力开拓湾区销售渠道的战略。从冷链车辆的调配到销售网点的布局,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策划,确保贵州鸡蛋新鲜如初送达粤地,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尽显市场开拓者的深谋远虑。他表示,将与各方紧密合作,不断优化物流配送方案,提高销售效率,让贵州鸡蛋更快更好地进入湾区消费者的餐桌。
陈泽华作为粤方“使者”,带来了湾区市场的前沿洞察。他分享在消费持续升级的湾区,民众对高品质、特色农产品的大量需求,贵州鸡蛋的独特风味与生态基因一定能在湾区站稳脚跟。同时,他郑重表态,粤方将不遗余力搭建稳固产销桥梁,为贵州鸡蛋畅行湾区全程护航。他还提到了粤方在市场推广、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具体计划,包括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与湾区大型商超合作等,提高贵州鸡蛋在湾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此次发布会暨发车仪式,堪称贵州鸡蛋产业的里程碑。一方面,标准的确立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产业肌体。往昔,贵州鸡蛋空有优良品质,却因缺乏统一高端标准,在高端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如今粤黔强强联手定制标准,恰似为产业装上精准导航,引领企业对标升级、整合资源,短期内迅速抬升产品附加值,长远看构建稳固产业链生态,助力贵州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加速迈进。 另一方面,对接湾区市场堪称关键“突破口”。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强劲,对优质农产品需求如饥似渴,贵州鸡蛋借势“飞入寻常百姓家”,既能填补市场多元需求空白,又能引入资金、理念与渠道活水回流贵州。(文/胡静 图/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会)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