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

和乐见天地——中国传统非遗音乐雅集

发布时间:2024-12-30 10:25:5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岁月流金,年华轮转。辞旧,回顾过往;迎新,展望未来。12月28日,《见天地——中国传统非遗音乐雅集》,走进清华大学,在百年大礼堂悠然响起。古韵新声,历久弥新,沉静地演绎着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美好地滋养了现代人的身心灵。

此场雅集,曲目经典,名家云集,有琴埙笛萧、琵琶笙胡,有管弦齐鸣、弹拨合击,或联奏或独奏,或载歌或载舞,精彩纷呈,赏心悦目。

雅集创办和策划人、知名传统文化推广人李立立女士,在接受采访中说,这场传统非遗音乐雅集,以“见天地”为主题,走进清华,特别有意义。其一,我们都知道清华的校训,“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其所倡导的正是,天地大道,人间正行。其次,一、“天圆地方”,是我们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天地观,“天圆而明为规,地幽而方为矩”;二、“天地人和,天人合一”,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从儒释道哲学思想,到诸学诸艺诸术,纵横贯通,生生不息。三、“天籁之音,天籁人声”,“乐者,天地之和也”,我们东方文化智慧的核心,一字以概之,就是“和”,和谐共生,照亮未来。其三,我们常说的“三见”,见自己,生命之小我,是初觉;见天地,生命之大我,是感悟,“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见众生,生命之超我,是化境。

雅集艺术主创、国家非遗传承人、著名笛萧演奏家王建平先生也说,这场雅集选曲中,含“春”字的较多,《春从天上来》《春日景和》《到春来》《春江花月夜》等等。此时此地,雅乐雅意,辞旧迎新,颇为应景。比如昆曲传统曲牌《春从天上来》,正合李女士所阐述的“天地人和”,人间之春,人所共期;再如,器乐合奏《春日景和》,春和景明,如同“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合清华之名的美好寓意,清华园清华人,水清木华,英才辈出,于此雅集,真正是,景中乐,乐中和,和中人。

李女士最后说,这样的传统非遗音乐雅集,还将结合不同的主题持续不断地举办下去,让我们一道参与,共同努力,尽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非凡魅力吧。(王征)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