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午夜“奏鸣曲” 为设备“把脉问诊”守护铁路安全

发布时间:2024-11-06 09:56:54 来源:中国报道

11月4日23时50分,广茂线95公里加900米至96公里加800米处,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肇庆工务段肇庆线路车间水坑线路工区6名职工正忙得热火朝天,他们要在120分钟的“天窗”时间内完成线路起道捣固和改道作业任务。

作业人员正在进行线路起道捣固作业 谭兴达 摄

广茂线是中国铁路的重要干线之一,贯穿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每天经过这里的列车接近100列,在高密度的行车影响下,线路设备容易磨耗,及时修复这些病害,不仅能提高行车平稳性和旅客乘车舒适度,还能有效减少轨道结构病害,提升设备使用寿命。

“今晚主要作业是线路起道捣固和改道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晚上作业视线不良,大家一定要注意好安全,这是保证好作业质量的重要前提。”23时20分,在广茂线95公里加900米处,作业人员整齐列队,副工长陈学佳再次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提示。

中秋国庆假期开始后,列车保持高位运行阶段,加之强降雨与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线路设备容易引起变化。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水坑线路工区的职工每天对管内20.815公里线路、10组道岔设备加大整修力度,为铁路运输安全保驾护航。

“这捣固棒、起道机等工机具可不轻巧,今天还算比较好的,工作地点离线路近,有的工作地点不好进,要肩扛着机器走出好远。”职工雍伟说。

“天窗命令已下达,可以作业!”23时40分,随着作业负责人陈学佳一声令下,已等候多时的作业人员来到各自“阵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线路起道捣固作业。

按照作业分工,大家立即开始了紧张的线路检查测量,陈学佳手执轨距尺,逐段测量线路轨距、水平,并在轨枕写下每个测量数据。紧随其后的职工按照他的要求,很快扒好镐窝放好起道器,陈学佳俯身在基准轨上,仔细查看钢轨头部下颚水平延长线高低情况。

作业工人正趴在钢轨上目测轨道高低。 谭兴达 摄

“再起1mm!”双手趴在轨面,脸面快要贴近轨面的陈学佳,眼睛目视着轨道,额头的汗珠朦胧了他的双眼,他用手一抺,用手势指挥着起道机手起道抬平轨道,让捣固棒一路作业。30多米长起道捣固工作量,他们要一根一根地捣过去,道碴在捣固棒的有力夹击下挤进了枕底,坚实了轨下基础。操作重达20多公斤的捣固棒,不一会儿他们已经汗流浃背,但职工们丝毫没有懈怠。十米、二十米、三十米,捣固作业里程逐渐增加。起道、捣固、上紧扣件、回填镐窝,每个作业项目环环相扣。

陈学佳反复挪动道尺,力求测量数据精准无误,弯腰、测量、弯腰、测量......线路回检高低以20米弦线进行测量,高度细致的工作让汗水很快打湿了他的后背。

“我们要注意安全,抓紧时间,作业人员之间保持好安全距离,回填一定要仔细……”陈学佳一边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一边检查线路平顺度,发现质量不达标问题要求立即整改,保证线路捣固质量一次达标。

0时30分,陈学佳开始进行线路改道及零配件密贴状态调查等作业,大家紧随其后。“量轨距、松扣件、清灰尘、改轨距、紧扣件、逐枕回检、记录数据”,这些步骤看似简单,可要将整体轨距控制在1435毫米,误差在正负1毫米以内,着实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作业人员正在进行改道和复紧螺栓。 谭兴达 摄

“轨距加1毫米、加2毫米、减1毫米……”陈学佳一边手拿轨距尺,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中轨距尺的刻度线,嘴角微动自言自语地在计算线路几何尺寸的改道数据,并在轨枕上标注轨距数值。队伍的后面,有的职工在调整不同规格的尼龙座,有点用电动扳手紧固零配件,作业人员全神贯注、干劲十足、争分夺秒,头灯灯光高低起伏,各项作业井然有序。虽是秋季,但陈学佳和工友们个个汗流浃背,线路改道作业还在继续……

作业人员正在进行作业回检。 谭兴达 摄

1时40分,经过120分钟的紧张作业,线路起道捣固和改道任务顺利完成,作业人员有条不紊地带上所有的工机具,井然有序地离开作业现场,天窗作业结束,线路正点开通。

10分钟后,一列旅客列车随后顺利驶过,大家疲劳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作业人员在一束束头灯的照耀下,逐渐消失在夜色中,纷纷踏上归途……(通讯员谭兴达)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