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毕节的赫章县哲庄镇阿穴村,一款传承千年的美酒——阿穴酒散发着独特魅力。它以卓越的酿造工艺、醇厚的口感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毕节地区一张“亮丽”名片,拥有“贵州老字号”和“非遗”两个光环。近年来,阿穴酒厂被列为中央统战部重点帮扶企业,获得了 100 万元资金支持,这无疑为阿穴酒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新活力。上半年,毕节市委书记吴胜华在考察企业酒厂时也说道,“要抢抓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和省、市全力推动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机遇,企业秉承古法酿造工艺,深度挖掘“阿穴酒”历史文化,打造有特色、有规模、有文化的白酒企业。”
灵山秀水育佳酿
阿穴村地势高峻,坡陡沟深,却拥有独特的气候优势。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分明,为酿酒微生物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极为适宜的环境。西北山脉海拔 1600 米,地质结构以紫砂页岩为主,清澈甘甜的山泉水从紫砂页岩中缓缓渗透而出,顺山而下,为阿穴酒的酿造提供了优质的水源。
回溯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赫章一带便开始生产白酒。从赫章可乐古夜郎遗址出土的酒具可见,古夜郎王国时期,南夷古道上的阿(㮟)穴一带就已然开始酿造美酒枸酱。《赫章县志》记载,清朝晚期,阿(㮟)穴酒产业兴盛非凡,大小作坊多达数十处,产品远销周边数十里,阿(㮟)穴也因此赢得了酒乡的美誉。
阿穴酒有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等多种风味,具有窖香浓郁、陈香突出、酒体醇厚、味净尾长的独特口感特征。其原料精心挑选当地的糯高粱、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采用古老的天锅酿造工艺,经发酵蒸馏酿制而成。工艺流程分为选料、制曲、制泥、制酒、贮存、勾兑、检验七道严谨工序。曲药以当地种植的荞子、燕麦炒熟打碎后,加入独特的中草药配方精心制作而成。制酒发酵过程中的窖泥取自当地特有的黑色泥土,再配以牛皮、牛肉、牛骨头,加入水果、鲜花一起熬制成浓汤,搅拌发酵一个月后,按比例和老窖泥混合继续发酵两个月,方可下窖使用。
传承有序绽光芒
阿穴酒独特的酿造技艺,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从阿穴酒酿造工艺第一代传承人谭开基(1840 年生)在“制曲”工序中完善并首次加入中草药秘方流传至今,已传承了六代。其中,第五代传承人、阿穴酒厂生产车间主任谭家前极具代表性。
谭家前是第四代传承人谭齐显之子,出生于 1963 年 8 月。为了实现父亲让阿穴酒走出大山的遗愿,谭家前自 1981 年至今一直坚守在酒厂生产一线,不懈努力探索生产工艺,全力提高生产质量和产量,并对阿穴酒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他不仅培养了阿穴酒酿造技艺核心第六代传承弟子,还为阿穴酒厂培养了十多名酿酒员工。
在传承千百年悠久历史传统的基础上,阿穴酒制作技艺通过持之以恒的完善,产品辐射贵州省及云南省昭通市,声名远扬省内外。“㮟穴清泉水,酿酒味香美。”这句俗语正是对阿穴酒的高度赞誉。
统战助力促发展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赫章境内酿酒全属个体经营,且大多自产自用,规模有限。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地方政府对阿穴酒高度重视,持续采取扶持措施加以保护。阿穴酒酿造技艺由此得到良好发展,各种生产工艺资料、原始数据记录等都得到妥善保存。
20 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阿穴村村民建起了阿穴酒厂,该厂原系赫章县轻工局下属企业。酒厂当时四处寻访当地酿酒师的后代,又深入查考史书古籍,相互印证,并多次调制,基本还原了阿穴酒酿制配方。20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阿穴酒移交赫章县财政局生产经营。为盘活经营,2001 年,赫章县财政局将其有偿转让给私营企业经营,赫章县阿穴酒厂正式成立。
2013 年,毕节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白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大力扶持阿穴酒等区域性品牌做优做强,提升毕节白酒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016 年,赫章县哲庄镇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江苏客商王绍岐入驻阿穴村投资经营阿穴酒厂,组建贵州阿穴酒业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经营,不断做大做强阿穴酒产业。
王绍岐聘请中国知名白酒专家,从企业发展、产品研发、酒体设计、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把控。对阿穴酒的品质进行鉴定并得到认可后,便开始扩建酒厂,着力打造阿穴酒品牌,创新酿酒技师人才培养方式与途径,确保阿穴酒制作技艺后继有人。同时,哲庄镇建起了一座阿穴白酒展览馆,收集整理阿穴酒品牌故事,展览馆陈列了天锅酿酒工艺模型和已开发出的十多款不同档次的阿穴酒。
统战帮扶启新程
近年来,阿穴酒厂被列为中央统战部重点帮扶企业,并获得了 100 万元资金支持。这一重大举措为阿穴酒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
有了资金支持,阿穴酒厂新扩建厂区面积达 6000 平方米,注册资金 1000 万元,拥有知识产权“阿穴酒”“彝神古酒”等系列商标 14 项。酒厂生产、检测设施完备,各种证照齐全,2020年已完成年产2000吨的技改项目。
如今,阿穴酒产业正朝着集生态种植、匠人制造、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具有地方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酒庄模式稳步发展。下一步,哲庄镇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举全镇之力打造好阿穴酒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同时,哲庄镇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哲庄坝的红色元素,将红色文化与阿穴酒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品牌。例如,可以开发红色文化主题的阿穴酒产品,举办红色文化与酒文化相结合的活动,让游客在品尝美酒的同时,感受哲庄坝的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
中央统战部的帮扶不仅为阿穴酒厂带来了资金上的有力支持,更重要的是为其带来了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动力。在统一战线帮扶下,阿穴酒必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毕节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作出更大的贡献。
统一战线对阿穴酒厂的帮扶,是对地域特色产业的有力支持,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积极推动。哲庄坝的红色元素更为阿穴酒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阿穴酒的传承与发展之路,必将成为毕节地区乃至全国的一个成功典范。让我们共同期待阿穴酒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助力毕节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图/文 郭翰 胡静)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