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

贵州威宁:百草坪“刮”起的民族音乐旋风

发布时间:2024-08-05 13:03:12 来源:中国报道

云贵高原的深邃之处,隐匿着一片广袤无垠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板底。这里,在高远辽阔的大草原上,蓝天白云悠然相伴,风儿轻柔地拂过,马儿欢腾、牛儿悠然、羊儿惬意,它们吹拂着清新纯净的风,咀嚼着无污染的鲜嫩青草,共同勾勒出一幅美轮美奂、宁静祥和的天然画卷。而于这幅画卷之中,最为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的,当属那源远流长、婉转悠扬的民族民间音乐。

威宁自治县板底的音乐发展历程犹如一条奔腾不息、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千百年默默地承载着世世代代板底人民的深厚情感与珍贵记忆。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音乐绝非仅仅是一种供人欣赏的艺术形式,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精神支柱。”威宁自治县板底乡乡长李邦银说道。

追溯至远古时期,放牧的人们于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以其嘹亮高亢的歌声,尽情抒发着内心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无尽热爱。那响彻云霄、穿透天际的歌声,宛如一种与天地神灵对话交流的独特语言,传递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

威宁自治县板底有这样一句俗语:“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对当地人民与生俱来的音乐舞蹈天赋的生动写照。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树林深处,特别是那宽广无垠、一望无垠的百草坪上,音乐的旋律始终萦绕在人们的耳畔。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恋,更是以歌声作为传递情感的桥梁。在他们的心中,唯有凭借动人的歌声,方能征服心仪之人的芳心。

那一首首饱含深情、真挚炽热的恋歌,不仅是爱情的美好见证,更是紧跟党的步伐,民族浪漫情怀的传承与延续。以《彝族儿女紧跟党》《放牧》为代表的新民歌,在各族群众中广为传唱。通过火把节、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展开音乐传播,举行了100余场。

阿西里西组合2016年参加CCTV15音乐频道(民歌中国)节目录制,2017年参加星光大道贵州赛区前三强,代表作《梦中的阿西里西》、《天空下的草海》等在地方影响力非常大;阿姿阿芭(百灵鸟)组合,2008年,发行贵州第一张彝族酒歌专辑《乌蒙转转酒》,一炮而红。2013年发行单曲《乌蒙情歌》;2014年发行单曲《祝福》《跳月亮》等。

阿姿阿芭组合更是获奖无数,2013年,获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原生态组“铜奖”;2013年,获黔西北彝族民歌大赛“金奖”;2014年,获中国彝族酒歌大赛“铜奖”;2014年,获全国高校大学生声乐比赛贵州赛区“金奖”;2015年,获全省高校声乐大赛原生态组“金奖”,2016年,获毕节市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声乐大赛原生态组“金奖”等。阿姿阿芭组合曾多次代表贵州前往泰国、英国、德国等多国进行演出。

威宁自治县板底乡的民族音乐之所以能够独具魅力、引人入胜,与其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文化根基息息相关。这里的音乐巧妙地融合了众多民族的独特元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共生共荣的和谐景象。这种融合绝非简单的堆砌拼凑,而是在漫长岁月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和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

 “作为国家非遗撮泰吉的故乡板底,撮泰吉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武装部长廖廷杨这样告诉笔者。

撮泰吉以其神秘莫测的舞蹈动作和别具韵味的独特唱腔,为威宁自治县板底的民族音乐增添了一层浓郁而神秘的面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音乐舞蹈《阿西里西》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编写出版了《撮泰吉根源》《阿西里西之声——来自彝乡板底的召唤》等文化专著,支持成立民间艺术团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展演推荐,成功举办中国(贵州)“撮泰吉”旅游文化艺术节暨中国傩文化学术研讨会,为文化交流架起了沟通桥梁。

赏心悦目的《阿西里西》舞蹈,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1964年成功“跳进”了人民大会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公演,《阿西里西》还选编进小学、初中教材,1995年9月4日,《阿西里西》被选入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开场曲。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威宁板底民族音乐的迷人风采。

《撮泰吉》更厉害,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2月,撮泰吉登上法国尼斯国家剧院的舞台,具有唯一性,独创性......

这些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歌曲和舞蹈,绝非仅仅是艺术的简单表达,更是板底人民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强大精神象征。它们承载着板底人民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和真挚情感,是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体现。在音乐的传承与演进中,板底人民始终坚定不移地坚守着自己的文化根脉,不断推陈出新,巧妙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气息相融合,使得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璀璨的活力。

如今,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威宁自治县板底的民族音乐逐渐挣脱大山的束缚,勇敢地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深深喜爱上这里的音乐,“阿西里西”组合,“月琴”队等……这无疑为板底的经济繁荣与文化昌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地政府积极主动地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精心举办各类精彩纷呈的音乐节、文化活动等,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深入了解和亲身感受板底民族音乐的迷人魅力。

   与此同时,板底人民也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是他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众多年轻一代开始满怀热情地学习传统音乐技艺,老一辈的音乐家们更是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地传授宝贵经验,只为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回望历史,威宁板底的民族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绽放出更加靓丽的风彩。那“吹”过百草坪的民族音乐旋风,“刮”过无数岁月的印痕,“刮”出各民族大团结的真谛,承载着板底人民的美好憧憬与殷切期望,传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强大力量。

音乐是心灵的寄托,是各族人民的交流“桥梁”。威宁自治县板底的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能够奏响更为激昂澎湃、华丽壮阔的乐章,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未来、必将令人瞩目,唱出新时代的美好未来。(郭翰 胡静 陈雪琴 郭见)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