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西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聚焦有形有感有效,不断增进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讲好中华民族“品牌”故事。
鸭池河“三桥”: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生动缩影
乌江上游的鸭池河,谷深水激,地势险峻,是黔中地区通往乌蒙重镇毕节的交通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几千年来,两岸人员往来都是靠木船摆渡。1934年,清毕路建成通车,但由于无力建桥,车辆通行只能靠铁壳船引渡,十分不便。1936年2月,由贺龙、萧克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强渡鸭池河,也是在当地各族群众的支持下,通过架设临时浮桥、浴血奋战跨过这道天堑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交通建设。1957年,鸭池河铁桥项目动工,历时一年于1958年建成通车,结束了鸭池河无桥的历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铁桥逐渐不能满足通行的需要。1997年,在铁桥旁建成全长176米的现代钢混结构鸭池河大桥,改变了鸭池河单车过桥的历史,鸭池河铁桥正式退役。2016年7月16日,横跨黔西与清镇的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建成通车。该桥全长1240米,主跨长800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斜拉桥,远远看去像一道彩虹横跨长空。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建成通车后,将黔西至贵阳的车程缩短至1小时,极大地促进了黔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各族群众与外界的交往交流交融。
如今,饱经风雨的鸭池河铁桥与鸭池河老桥像一对“姐妹”守望相助,同不远处的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构成了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黔西市在鸭池河铁桥头建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底黄字大幅标语,与经历岁月风霜洗礼的鸭池河铁桥相映成趣,折射出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战胜困难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从1958年、到1997年、再到2016年三座桥的先后建成通车,一串串数字、一次次变迁、一次次飞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正是伟大祖国繁荣富强在西部民族地区的一个生动缩影。
观音洞遗址: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南方史诗
观音洞遗址位于距黔西市城区30公里处的观音洞镇观音洞村,是我国长江以南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最大的遗址,是贵州悠久历史文化的源头。被称为贵州“史前文化的第一乐章”,与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渡并称为“中国古文化三大代表区”。
1964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通过试掘观音洞遗址,揭开了贵州“史前文化”的帷幕。他用一组组翔实的证据,使贵州的人文历史线索向前延伸了24万年。经过几次发掘,已在观音洞出土石制器3000多件,种类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它不仅展示了贵州远古时期的开发情景,而且是我国南方最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观音洞的考古发现,使贵州的人文历史向前延伸了24万年。
观音洞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观音洞与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渡并称“中国古文化三大代表区”,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多元”支撑“一体”,“一体”统摄“多元”,黔西观音洞文化正是这“多元”中的“一元”。观音洞文化彰显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24万年前,观音洞人就在黔西的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共同开拓了伟大祖国辽阔的疆域,彰显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2021年,观音洞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被写入了教科书。2023年,黔西市将观音洞纳入毕节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织金洞—百里杜鹃双5A”示范廊带建设。可以说,观音洞文化就是一部写入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南方史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黔西、在毕节乃至贵州的一张重要名片。
素朴象祠:中华文化灿烂星河的璀璨明珠
象祠原是奉祀“象”的祠庙,贵州黔西保留了全国唯一象祠,位于素朴镇境内的灵博山上。“象”是舜同父异母的弟弟,初时不仁,多次设计陷害舜。舜即位后封象任有庳国君,象终于被感化,把这个地方治理得很好。当时的水西属有庳古国,遂保存了奉祀象的传统。
象祠因《象祠记》而闻名。明代大儒王阳明谪居龙场期间,曾应当时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土司安贵荣之请,经“龙场九驿”进入黔西写下著名的《象祠记》,被收入《古文观止》。王阳明借苗人翻修象祠,以小见大、引经据典,宣扬了“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观点。舜的包容和博爱、象的改过与向善是象祠文化的核心内涵。
象祠文化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包容性。黔西象祠4000年祀象从未中断,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王阳明谪居龙场后,写信规劝贵州宣慰使安贵荣出兵平定水东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全国的象祠在唐以前就被毁了,只有水西地区保留象祠并尊崇奉祀象,体现了舜对象的包容感化和当地各族群众对象的宽恕包容,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象祠文化还彰显了“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水西土司政权延续1400多年,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舜封象为有庳国君,将中原农耕文明传播到水西,让当时属有庳古国区域的水西融入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象祠记》以其“性善论”“致良知”的思想光芒被收入《古文观止》,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奢香夫人巩固西南边疆,维护祖国统一,开通龙场九驿引进中原文化、促进交往交流,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近年来,黔西党委、政府重修象祠,召开“象祠与王阳明”高峰学术论坛,编辑出版了《灵博山上的呼唤》一书。如今的象祠,是国家AAA级景区,属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是黔西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象祠在全国具有唯一性,且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和深邃的思想,无疑是中华文化灿烂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大关盐号:党群同心命运与共的真实写照
走进大关盐号,门前两幅醒目的墙画赫然映入眼帘。仔细看墙画上的内容,左边一幅是:“百年盐运,万里长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右面一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大关盐号”就是当年八大盐号之一的“协兴隆”号,也就是现在的红色大关陈列馆,是红军开仓放盐的旧址。孔祥平是大关盐号的一名解说员,已经50余岁的她,对文化有着不倦的追求和独到的见解。在经营服装门店的闲暇之余,学习研究红色文化20余年。每当讲起红军开仓放盐救济穷人的故事,孔祥平总是激情满怀。
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强渡鸭池河,挺进大关。了解到盐商垄断食盐、各族群众吃盐困难的情况后,2月3日,红军组织大关各族群众100多人,打开八大盐号之首的“协兴隆”号,将囤积的盐巴分发给各族群众。部分群众受反动派欺骗,白天不敢参加分盐,红军战士便在晚上把盐送到这些群众家中。2月6日,红军和各族群众在黑神庙“团年”联欢,再次打开八大盐号,将盐巴搬出仓库放在黑神庙一侧,另一侧堆放衣物,红军同参加的各族群众吃完“团年饭”后,每人发给一块盐巴、一件衣物。
“百年盐运,万里长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红二、六军团在大关活动期间,得到当地各族群众的支持,涌现出“一条棉被”“宁睡大街不扰民”“红军井”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团结故事。红军在大关扩红57人,带动红军在黔西活动期间共计扩红2052人,体现了各族群众对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红军在大关盐号开仓放盐救济穷人,正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族群众结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体的真实写照。
大关盐号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贵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实践基地和国家AAA级景区。随着该馆的修复,将进一步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持续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
化屋村:民族地区特色发展的时代剪影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位于乌江源头六冲河畔,三面环水,背靠悬崖,被称为悬崖下的村寨。化屋村曾是一个典型的“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石旮旯里刨包谷、一年没有半年粮”的贫穷落后村寨,贫困发生率高达63.63%。全村总面积8.2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彝3个民族284户1133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省级民族特色村寨。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首站就来到化屋村,对各民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了重要指示。三年多来,化屋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特色发展跨越赶超的路子。
传统融时尚推动苗绣市场化促融合。2021年以来,化屋村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40万元发展苗绣产业,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仅“化屋苗绣车间”年销售产值就突破200万元,带动全市培育发展苗绣经营主体65家、稳定就业200余人。2023年引进多彩贵州苗绣产业园落户黔西,拓展就业岗位3000余个,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
完善基础丰富业态发展旅游产业“促三交”。修建旅游公路10余公里、沿江步道近7公里。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70万元开发民宿8栋46个床位,带动全村发展民宿39家。建成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化屋露营基地。2023年,化屋村累计接待游客30.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869.38万元。
立足特色发展生态产业促增收。2021年以来,化屋村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80万元,修建产业配套路4126米。推进黄粑、黄牛、黄姜产业,建成2个黄粑加工厂,销售黄粑38万斤、产值400万元,带动50人就业。种植小黄姜230亩,开发姜甜酒、姜酵素、姜酒,实现产值100余万元。大力养殖本地小黄牛,2023年实现利润近100万元。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化屋村实现了从深度贫困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尤其是2021年以来,化屋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15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3.08万元。各族干部群众深深感受到,化屋村的发展,得益于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关怀,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坚定了各族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作者高龙伟系黔西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