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创

长夜无声

发布时间:2020-09-05 09:24:27 来源:中国报道

作者:汪方勇

父亲三周年祭祀期间,忙着应酬亲戚,一直压制着自己的情感。今天静下心整理父亲的遗物,思念象潮水一样涌来,爱重情深,想起父亲,心,变得分外沉重。

我的父亲汪祖华,1937年10月15日出生在睢县涧岗乡靳营村。我的祖父解放前当过小学教员和校长,父亲兄弟两个,四个姐妹。受祖父熏陶,父亲兄弟姊妹知书明理,聪慧灵通,但家境贫寒,无力供养他们都上学读书,单让父亲走上求学之路。父亲深知家庭的不易,学习刻苦,勤勉上进。记得父亲提起高中时,因为吃不饱饭,饿得小腿肚子浮肿,为了在学校开饭时能多喝一碗免费的面汤,父亲养成了吃饭快的习惯。冬天放寒假父亲下着大雪回家途中,连饿带冻晕倒在路上,幸亏被奶奶寻上背回家中。

1961年在南阳医专学习的父亲

父亲高考时成绩优秀,自小喜爱果树的他原想报考一所农林大学,在那个非常的年代,因家庭成分高,只能选择进入南阳医专学习。父亲和我提起这段青春时光说,那时也很满足,因为终于能吃饱饭了,他和同学们一起去确山深山老林采集药材是最幸福的往事。

年轻时的父亲和母亲

父亲和母亲的相识,是经人介绍定下媒妁之言,父亲南阳医专毕业后分配到上蔡县工作和母亲成家。前些时候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我被影片中那个年代淳朴纯真的爱情深深打动,分明看到了父母年轻时的身影。我翻出父亲的影集找到他们年轻时的照片,父亲文气俊朗,母亲娟秀清纯……。

在上蔡,父亲工作了20多年,把一生最好的时光留在了这里,三个姐姐和我在这里出生。父亲先后在杨集、蔡沟、崇礼、邵店公社卫生院工作。母亲是农村户口,我们家是当时所称的“一头沉”,家庭经济拮据,粮食不够吃时,要靠父亲朋友接济度日。回想这段岁月,父亲动情的说:“我是靠背朋友送的红薯干把你们养活大啊!”。父亲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扎实,靠着实干苦干和优异的工作表现,使母亲转为国家正式职工,吃上了“商品粮”。那张母亲转正、且改变了我们一家命运的文件,父亲珍藏了毕生。

1973年父亲和我

我上小学时,父亲调入上蔡县人民医院任传染科主任,这是父亲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当年传染病流行“乙脑炎”,大都是儿童患者,死亡率很高,父亲潜心专研治疗方法,有效医治了患者,控制了病情蔓延,被省地卫生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父亲出席驻马店地区首届科学技术大会受到表彰,此后连续多年担任上蔡征兵体检主任。现在上蔡许多童年患过“乙脑炎”,或当过兵的五零后、六零后至今依然记得父亲。成为县城名医的父亲豁朗旷达,为人诚挚,喜好交朋结友,若遇有困者,常常主动相助;遇人有求,更是慷慨应允,热情相助。

1984年父亲回睢县探家,当年几个高中的同学和同乡也当上了领导干部,纷纷挽留父亲回乡工作,父亲想想落叶总要归根,关键是考虑我的成长,于第二年调回睢县人民医院工作,我的堂兄、大姐留在了上蔡成家。

上蔡,是父亲一生朝思暮想、泪眼相望的第二故乡,也是镶嵌着我童年所有回忆、我和姐姐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我们家在这座县城留下了太多不舍的情感。我的发小,姐姐的同窗好友至今联系着,每次去上蔡有时间都要见面一叙。大姐不幸2006年因病去世,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2018年父亲离世前神志不清,出现幻觉,指着外面问我:“勇,这不是在上蔡吗?”。

2010年父亲和我在北京

父亲的一生是重情厚义的一生。他对亲人爱,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孝顺体贴,爷爷去世后,他把奶奶接到上蔡膝前尽孝。父亲和母亲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同甘苦共患难。在父亲的兄弟姐妹眼中,父亲是风雨飘摇的贫寒之家的“顶梁柱”,他甘于担当,竭力顾家。父亲曾说,我是咱家的消防员,谁有困难帮谁。参加工作后,父亲每月都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需要帮助接济的亲戚寄去钱和粮票。父亲对我们姐弟严管厚爱,言传身教,要求我们崇尚知识,做强本领,不攀附权贵,靠自己能力立身立命。父亲对晚辈关心帮助,培养教导。我的堂哥、表哥、表姐、表妹、表弟们等同辈亲戚都非常敬重父亲,经常来家里探望他,逢年过节家里更聚满了亲戚。父亲和同学朋友同事以心相交、以情相交、以诚相交,他与人交往,总是推心置腹,人情交涉,不计得失。若吃小亏,从不耿耿于怀,每有仇怨,亦不念及隔夜,而是豁达置之。父亲坚守医德,视患者如亲人,热情亲切,遇到家庭贫困的病人,更倾心倾力治疗。

父亲去世后,我通知了所有的亲朋,唯独忘记了告知父亲生前好友。2019年,他最亲密的同学、在北京生活的陈传勇叔叔拨通我的电话,问父亲怎么联系不上,得知父亲已离开人世一年的消息,传勇叔在电话那头声音哽咽、悲伤不已,我为自己的疏忽和不懂事深感羞愧和自责。

1992年父亲和病中的母亲

父亲的一生是坚韧劳苦的一生。1992年,母亲患病偏瘫在床,父亲不离不弃,端屎端尿,体贴入微,日夜操劳。而我又将从部队复员归来,找工作、盖房、结婚都要用钱,生活压力让父亲愁眉不展,日渐消瘦。1993年我复员后患上了皮肤病,父亲每晚亲手给我全身涂抹刺鼻的药膏,给我讲述饱受困苦磨难的爷爷奶奶、自强不息的姑姑和叔叔的家族往事,勉励我奋斗进取。1994年,父亲在上蔡工作过的医院邀请他回去坐诊,情急之下,父亲不顾职称的晋升,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带着病中的母亲返回上蔡工作。父亲给我写信说,回到上蔡见到许多老朋友老同事很亲切很温暖,收入也可以,为了多挣点盖房的钱,一向有午睡习惯的他甚至中午都不休息,大冬天俯在桌上打个盹。接到信我的眼泪直落。

1997年母亲离世,留下了孤苦的父亲,父亲一下老去许多。我在事业上已能立足,不忍心让父亲在外颠簸,劝说父亲回到家中一起生活,尽心尽力陪伴他安度晚年。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父亲是家里的中心和依靠,有他在身边,心里总感觉有了偎依而踏实。儿子打6岁就和爷爷睡一个房间,从小每晚在爷爷讲的故事中睡着,一直到上了初中。家里整天客人不断,亲戚们不断来瞧他,三姑、四姑隔一段都包上父亲爱吃的素菜包子送到家里来,家里热热闹闹。父亲热心肠爱操心,亲戚家的事都爱过问,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或有了喜事,他都高兴;谁家有困难,他都一如既往尽力帮助。

父亲晚年发表的文学作品集

父亲热爱文学,文采出众,书画和诗词作赋也很有功力。正是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走上了文字写作之路。父亲晚年每天坚持写作,先后发表了两本文学作品集。父亲爱好旅游,每年我和姐姐都抽出时间陪他出去转转。每次旅游归来,父亲总会写出优美的游记。为排遣寂寞,父亲痴迷上了彩票,他常说:“我要中了大奖,让家里的亲戚都过上好日子”。

晚年的父亲

父亲中年丧妻,晚年丧女,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磨难。但父亲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捉弄,用坚强的灵魂,坚强的身躯为我们遮风挡雨。父亲是我们这辈子的骄傲和依恋。父亲一生清贫,尽管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够我们受用一生。

三年来我们时常想起父亲,想起父亲为我们成长所做的一切,想起父亲晚年患的疾病和痛苦,父亲走了三年了,但父亲给我们的爱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父爱是一座山,漫长人生路上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父亲走后,我和姐姐及亲戚的心贴得更紧了,更懂得了珍惜亲情。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在,仿佛有一堵墙挡在那,看不到死神,看不到害怕,总觉着有安全的伞罩着。父母一没,直面死神,开始能清晰看到人生的尽头。当父母都去世后,才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爱与分享,成功和收获让我更孤独,许多地方都让我触景伤情……因为我永远难以再见护着我的双亲。

2017年8月21日父亲离开人世的最后时光

欲行孝悌阴阳隔,魂梦相随静夜聆。记不清多少次夜落梦枕,父亲就在眼前,慈爱的正和我说着话,却飘然而去,我急忙追去,直追到梦醒,惟有泪水浸湿枕巾。原来,父亲已远远的去了……。

责任编辑:曹永钦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