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其17师辖49、50、51团,18师辖52、53、54团)在中央代表、军政治委员主席任弼时、军团长肖克、军团政委王震等率领下,作为红军长征先谴队从湖南寨前圩出发,突围西征。9月1 7日占领湖南通道县城后,分兵两路进入贵州。
10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摆脱国民党挂军廖磊、湘军李觉等劲敌,在施秉、黄平之间的东坡、蓝桥一带击溃黔军第4团,相继占领瓮安猴场,余庆龙溪,计划西渡乌江。这时,中央军委命令:“桂敌现向南开动,红三军已占领印江,六军团应速向江口前进,无论如何不得再向西移”。于是,部队调头东向,准备经石阡到江口地区与红三军会合。
然而,桂军并未南开。10月1日,挂军廖磊、湘军李觉和黔军王家烈的代表王天锡,在镇远召开紧急会议,认为红六军团不会西渡乌江,必经余庆、石阡和红三军会合,并商定了对红六军团的联合作战计划。决定以入黔的湘、桂主力,进到石阡及镇远间的大地方地区拦截红六军团。同时,以桂军第24师、湘军补充第二纵队和黔军一部,向北压迫红军,欲将红六军团消灭在石阡地区。而这时中央军委和红六军团对此完全未知。
10月5日,红六军团分两路从龙溪经大涵洞、老羊坡、沙坝、哨平坡、勤洞等地进入石阡河坝场。6日,进到走马坪、廖家屯(今聚风乡)一带。7日,拂晓前,按照红17师、军团部.红18师的序列,继续东进,准备到甘溪休息。然后,利用夜间,越过石阡、镇远之间的大道,进入江口,会合红三军。
在红六军团东进的同时,桂敌廖磊部第19师在国民党石阡县长兼民团总指挥李彩书、副指挥长张俊之等引导下,也经石阡以南的白岩河向甘溪一带寻找红军作战。甘溪街上,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小溪流通过,地型对红军十分不利。当红军前卫部队刚进入甘溪街上准备休息做饭时,桂军第19师即从东北方向进达甘溪。红军前卫队第51团在团长廖聚奎、政委苏杰率领下,随即在街北头展开战斗,奋起迎敌。团部率一部分兵力迅速抢占西南的青龙嘴高地。刚进入甘溪两街的红军第49团1个营也就地展开,抗击敌人,49团团部也上了青龙嘴高地。桂军遭红军抗击,即以其前卫一部占领白虎山和寨面坡高地,并以火力掩护,分两路向红军进攻。西路敌人利用小河沟隐蔽向红军接近,袭占了红军第49团1个营在甘溪两街的阵地,切断了红军第5l团和主力部队的联系。红军第51团艰苦奋战,打退敌人多次冲锋,顶住了正面进攻的敌人,给主力部队的机动争取了必要时间。桂军正面进攻受阻后,即分两路向龙骨屯和洋东坳迂回,企图侧击运动中的红军主力部队。红军发觉敌人企图,立即派出红军学校学员占领龙骨屯和老菜土高地,抗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军团主力在任弼时、王震率领下,在大土南山丛林中,披荆斩棘,辟路向石阡、镇远大道转移。接着,军团长肖克派郭鹏,彭拣才率领的第50团接替红军学校学员的抗击任务,占领老菜土和洋东坳阵地,掩护5l团、49团和红军学校转移。50团在完成掩护任务后,因桂军已占领羊子岩和老鹰岩,隔断了与主力的联系,郭、彭二人就机动地率领部队撤出战斗,向西经桐木坪、白岩沟,转向南行。经四方堰向大地方寻找红六军团主力。在战斗中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的52团,在18师师长龙云率领下,突围到在四方炉一带与桂军激战3昼夜,弹尽粮绝,未能冲出敌人的包围。
《红军长征在石阡》等文献资料记载:龙云所率52团与黔军柏辉章部及黔敌5、6、13各团激战一昼夜,完成掩护主力南撤任务,军团主力后卫部在肖克军团长率领下,曾派人通知后卫52团跟上主力行动。当晚12时,经52团决定向白沙方向突围,以跟上主力,深夜立即撤出战斗。部队撤至朱家坝高地(太子堡)集中队伍,作撤离动员,部队即将出发,突然被湘黔之敌包围,复与敌激战。17日晨开始突出重围,拟向白沙方向转移,由于敌之追堵,龙云逐率领52团由柏杨寨东山向晏家湾(今晏民乡)转战。18日在晏明找了一向导李根贤带路,向川岩坝进发,准备从川岩坝去思南渡江。(后来,据查这一向导为当时旧乡公所文书)当天将红52团带经谢家坡至甘溪潮,最后带至黑滩河一带,遭到湘、桂、黔庞大敌人合围。在三面临河一面绝壁的困牛山(又叫三步跳)上,红52团红军战士,发扬了临危不惧的精神,与敌浴血奋战,从18到20日,经三昼夜激战,红军弹尽粮绝,与敌肉搏,刺刀拼弯,顽强战斗,多次打退敌人进攻,但终因敌众我寡,许多战士集体跳涯,英勇牺牲,其余战士遭屠杀。52团团长田清海亦惨遭杀害。
经多次苦战突出重围的红18师师长龙云,于10月20日左右 ,由石阡县的川岩坝困牛山血战突围后,率52团200多名战士,向军团主力方向前进。经白沙、走马坪、国荣、马扶堰、甘溪等地,由尧寨至小鸡公抵达江口边境,在此遭黔敌及民团阻击。于10月25日左右,转战至岑巩与石阡两县边境龙颈坳(现属岑巩县龙田区)地区,与黔敌金祖典团及岑巩何吉安民团等战斗,战斗中龙云师长负伤,与部份战士转战于当地丛林中。
10月27日夜12时许,龙田区民团搜山,龙云等在林中被俘。当即解往岑巩县五区(今龙田区)区公所。被同时被俘中一叛徒出卖。28日左右,龙田区区长甘泰霖备文并派民团押送岑巩县政府,县长李绍陶对龙云多次严刑审讯,龙云坚贞不屈,拒绝暴露红军情况和本人身份,始终自称为“黎光前”,任红军某连连长。因叛变者的招供,敌人知龙云为红18师师长,字普霖。李绍陶认为:“非普通匪犯可比”。立即派区长杨德林,率枪兵各20,将龙云及副营长肖云华二人,于3月底解送镇远军阀王家烈行辕处,交五家的参谋黄烈收禁。11月上旬,由黄烈解押贵州交军阀王家烈,王命交敌25军军法处。军法处复将龙云、肖云华二人转交贵州高等法院第一监狱收监,王家烈命令该监“查照验收”,并令“严加选择严禁地点,为别严加看管”。代贵州第一监典狱长黄先本,具文称当即验明,选择地点,分别收禁后,严加戒备等。黄先本将龙云、肖云华二人收禁后,于1934年11月29日向贵州高等法院首席检查官漆某具文报告了收禁入狱执行日期。
《石阡县志》、《红军长征在石阡》等文献资料记载:龙云是湖南省浏阳县人,18师师长龙云受伤被俘后,“在长沙被军阀何健杀害”。此时,湖南省军阀何健,为蒋介石所委派的”西路剿共总司令“,贵州、湖南等省的“剿共”事宜,均由何健统一指挥,又因军阀王家烈与何健关系密切,何健多次以实力支持王家烈对贵州的统治。因此,当王家烈把捕到龙云的消息,先后电告何健,借以向何邀功。当何健得知贵州捕到龙云的消息后,即电令王家烈将龙云押送湖南何健处。根据多处的调查和现有资料,红18师师长龙云被押至湖南后,在狱中坚贞不屈,于12月被何健杀害于长沙。
红军主力在转移途中被敌人截为3段。陷入湘、桂、黔3省国民党军队24个团的包围之中,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49、51两个团的机关人员及1个机抢连,冲出包围,艰苦转战,l0月15日,在黔东持区革命根据地的沿河铅厂坝地区与红三军会合。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主力则转战于石阡、余庆、施秉之间丛山峻岭中,人烟稀少,给养困难。10月1 5日,红军主力之一部被黔军阻截于石阡、思南间的板桥,退向南时,又遇敌于龙塘截击。第51团被截断后转向白沙,其余部队10月17日再到甘溪地区,打退湘军1个旅后,由当地群众当向导,深夜从一条人迹稀罕的夹沟中通过镇远—石阡之间的封锁线石镇大道,进军到江口德旺地区,与从思南大坝场转战而来的第51团重新汇合,经印江缠溪等地,10月24日,与前来接应的由贺龙、关向应、夏曦率领的红三军在印江木黄胜利会师。
近年来.在中共锦屏县委的重视和贵州省、黔东南州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锦屏县史志办公室深入调查和挖掘,基本查清了锦屏县以红军长征过锦屏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资源,其间发现并确认红18师师长龙云是贵州省锦屏县茅坪镇人。
龙云是红六军团第18师师长,1934年9月与任弼时、萧克等受中央军委指令率红六军团作为红军先遣部队西征探路进入贵州。10月,在贵州省石阡、岑巩、镇远等地与国民党湘、黔、桂三省围追堵截部队的殊死战斗中。因掩护主力部队撤离寡不敌众重伤被俘。此后,龙云先后被押至湖南长沙、江西南昌、九江和湖北武汉等地的国民党设的“反省所”、“感化院”进行教育改造。龙云坚信共产主义信念,始终未作“反省”,更未被“感化”,遂被视为“顽固分子”,其重伤未得到应有的治疗,1936年2月因伤病交加而卒于武汉,时年33岁。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此前的文献资料均认为,龙云是湖南省浏阳县人,1934年12月被何健杀害于湖南长沙。然而,2008年4月.锦屏县史志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党史资料调查时,在县档案馆发现了一份重要档案资料,证明龙云是锦屏茅坪人。
这份重要档案资料,是一份1934年10月22日正午由设在锦屏县城的国民党“湘黔剿匪司令部”(设在锦屏县城)发给锦屏县长邱锦章的紧急电报。电文的内容如下:
令锦屏县长邱锦章:为密令严拿究办事。案准石阡廖行营参谋处养电称,据俘虏供称“萧匪残部七八百人窜抵公鹅坳.被柏指挥所部截击,其伪18师龙云残部折向青溪、玉屏方面回平茶联合股匪李天基,再图发展”等语。查龙云系锦屏茅坪人,回窜平茶似有可能,希转知我后方运输夫兵及贵防军团特别注意为盼等因。查龙云确系锦屏属之茅坪人,以其人地均熟,势难免偷窜平茶联合流匪,以图死灰复燃,亟应严密调查,切实防范拿办,勿使潜入活动,危害地方。除分令外,合行令,仰该县长遵照并转饬所属一体遵照为要。切切!此令。司令何知重、副司令李觉、参谋长王伯勋代行。
2009—2010年,锦屏县史志办工作人员先后深入茅坪、敦寨等地调查。得知:龙云是锦屏县茅坪镇上寨村人,苗族,出生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原名龙治贞,又名龙之干。有兄弟四人,龙云排行老四。其家庭贫困,龙云少年时过继给经营木业、稍有家资的叔祖父龙平富为嗣,遂得入学受教育。1919年龙云与本寨的龙康庄(即龙大道)、龙泰璜等乘木排东下湖北武汉求学。龙康庄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附中部,龙云改名龙飞云,龙泰璜则报名至国民党湖南独立第五师当兵。1928年7月,龙云随部队参加平江起义,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27年,龙云与湖南浏阳赵姓女子结婚,当年生下一女,取名龙莲英,奶名“银伢崽”。1931年前后,龙云派人将妻女送回锦屏县茅坪老家。赵氏到茅坪后,人称之“赵妹”或“湖南妹”。因无经济来源,母女生活极为困难。1935年前后,赵氏因病无钱医治而亡,茅坪族人遂捐资将其安葬。其女龙莲英初时同伯父(龙云胞兄)生活,后因伯父家庭困难而到锦屏县城与人当保姆,至今仍健在。
龙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高级将领,也是在石阡甘溪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最高级别的将领。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他积极贯彻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粉碎敌军“围剿”立下重功。在1934年8—10月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探路中,为掩护主力部队冲出敌军重围、成功地与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会合,为实现中央先遣探路意图立下汗马功劳,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考证在石阡甘溪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最高级别的将领18师师长龙云的生平事迹,永远怀念中国共产党早期苗族高级将领龙云师长。(作者:陈政 产业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经济智库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