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闽东之光

警察故事 | 让大美茶乡处处皆“心安”

发布时间:2024-02-28 11:10:43 推广 来源:海峡都市报

你去过磻溪镇吗?磻溪镇地处宁德福鼎市西南部,这里不仅是闽东著名的茶乡,也是福鼎最大的生态功能区。来到这里,无论你是本地人,抑或是过往的茶商和游客,只要待上几天,心安的感觉便会时刻围绕着你。

这份心安从何而来?背后是福鼎市公安局磻溪派出所的默默付出。服务靠前办、贴心办,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联勤联防守护群众安全……近年来,作为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磻溪派出所始终把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建设“平安茶乡”有机统一,通过不断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扶贫枫桥”之路。

走访+帮扶有一套助力乡村振兴

冬日时节,走进“中国扶贫第一村”磻溪镇赤溪村,虽不是旅游旺季,但村内仍然有不少旅游大巴光顾。游客们来来往往,品味着福鼎白茶的香气,感受着乡村的韵味。眼前这个30多年前的“落后村”,经过了“输血”扶贫、“换血”求变、“造血”奔富的历程,俨然已成为游客眼中的“宝藏村”。

值得注意的是,遍布主村道的特产店、民宿、茶叶店里,不时会有民警来“光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天气冷了,但也要注意防火”“老张啊,你店里的灭火器过期了,要记得更换”……原来,这是民警与店家的默契,一句句嘱咐,虽是例行工作,但带给商家的,却是一份份心安。

近年来,磻溪派出所为服务乡村振兴,建立了警企安全联络员制度,坚持每月深入走访辖区茶厂和旅游公司,定期检查辖区企业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同时,磻溪派出所还联合茶企、茶协、党政部门、村两委成立“茶山绿服务队”,定期开展茶源管控、茶叶巡察,打造了一个助力乡村振兴、赋能产业发展的“绿色警队”,让茶企安心生产、放心发展。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还要让待业的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在精准扶贫和精准帮扶上,磻溪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针对刑满释放、戒毒等人员就业难的问题,与茶企结对子,形成“帮就业、帮管理、帮解忧、帮发展”的帮扶管理制度。据统计,截至目前,磻溪派出所已精准帮扶13名扶贫挂钩对象脱贫,帮助刑满释放人员、戒毒人员“再就业”6人。

服务靠前办贴心办 警务室设在群众“家门口”

如果说,定期的走访,给予的是商家心安,那么,“家门口”派出所的靠前服务,则是让广大群众皆心安。

“生活条件好了,家门口还有警务室,安全感满满!”村民口中所说的“家门口”警务室,就是指磻溪派出所的“幸福赤溪警务室”。

这个警务室成立于2015年,是将公安户籍业务向村级延伸的服务点。警务室面积不大,功能却很齐全,内设业务办理区、母婴室、调解室等,可办理120项基本业务,辐射周边6个行政村,不仅方便了周边居民,游客的大小“麻烦事”也能很快解决。

几个月前,大洋村何先生的孩子已到学龄,却还没上户口,正犯愁时,他只好向家门口的警务室求助。原来,何先生的孩子是其2015年捡拾的一名弃婴,当时询问打听了好久都没人认领,于是他就带回抚养至今。眼看孩子就要上学了,他只好向警务室求助。

接到求助后,几个月来,民警主动靠前服务,深入村居开展一系列调查,克服了时间跨度长、取证难等困难,补充完善了证据材料,并进行公示。最近,何先生在崭新的户口本上看到孩子的名字时,他悬在心中多年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像这样靠前、贴心的服务,在磻溪派出所里不断发生。为辖区企业和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为出行不便的残疾人、老人送证上门;建立“平安磻溪微信群”,为辖区群众提供一对一的户籍业务咨询、预约、帮助……磻溪派出所所长曾呈龙介绍,针对辖区行政区域广、村居分布散、人口密度小等实际情况,磻溪派出所设立了赤溪、湖林两个警务室,以“一所”引领“两室”,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源头预防护平安 让隐患苗头止于未发

社会平安,才能让百姓心安。磻溪镇是闽东著名的茶乡,每年的采茶季,来自五湖四海的茶商便会赶到磻溪镇收购鲜茶。

每次来到磻溪买茶,虽然身上带着很多现金,但看到民警在茶叶交易市场、村居、道路上执勤,心里就很踏实。”连续多年来此采购鲜茶的杜先生感触满满。

老百姓心底的这份踏实,实际源自于磻溪派出所推出的安全保障系列举措。近年来,磻溪派出所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在赤溪村成立“赤心巡卫”巡逻队,由赤溪警务室民警带队,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发生;利用无人机常态化巡逻,全面搭建智慧安防体系;针对采茶“旺季”交通流量激增的情况,在主要路段加强巡逻管控,完善道路引导分流、警戒控制等工作机制,不仅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也确保行车安全……

“采茶时节是镇上的矛盾高发季,主要是茶林纠纷、土地确权等,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小纠纷,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埋下安全隐患。”曾呈龙说,为了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磻溪派出所依托当地的“茶文化”,在各行政村建立“说事茶馆”,以“喝杯茶、坐着谈”的形式,开展矛盾纠纷化解。

此外,磻溪派出所还建立了一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息员队伍,推出“5+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其中,“5”为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林业站、涉事村委等多方联合,“N”指根据矛盾纠纷类型,邀请自然资源所、村贤、宗亲、驻所律师等参加调解,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

据统计,自实施“5+N”机制以来,磻溪派出所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7起。(学习大军荐稿)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