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大数据产业园(一期)在周宁县建成并投入试运行,“i宁德”APP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电动宁德”APP用户数达7.4万,年度充电量达近2000万度……这是宁德市交投集团下属市交投电子信息公司2023年来抢抓“数字宁德”“电动宁德”发展机遇,助力信息化和电动化两大业务板块交出的“新答卷”,通过系列举措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业务板块的同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绿”降碳,为民生幸福提“数”增温。
推进市大数据产业园建设 为“数字宁德”蓄力赋能
2023年,宁德市积极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福建)建设,首次跻身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强。
百强城市的背后,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由宁德市交投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的省重点项目——宁德市大数据产业园及基础配套设施项目(一期)于2023年底总体完工试运行,总体施工周期约为1.5年。电能利用效率1.28,相比省内同行业可节能13%,是目前福建省最节能的数据中心,按照A类机房标准,实现双路市电及油机三路电力保障,并配备锂电UPS,具备很高安全等级,可满足各行业用户对强大算力与海量存储的需求。
过去一年,围绕信息化和数字宁德建设,市交投电子信息公司推进了一批信息化项目建设,除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外,共组织实施了包括“数字周宁”智慧城市项目、市国省干线公路智能化管理暨科技治超项目等12个信息化项目。在市交投集团构筑“交汇融通的电子信息板块”的经营思路下,立足新发展阶段“数字宁德”建设工作,致力于推动全市形成统一的智能中枢和共性能力服务总出口。
高效整合“i宁德”平台资源 为“便民服务”加码助力
2023年,市交投电子信息公司根据“十四五”数字宁德重点专项规划、宁德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工作部署,高效整合多方资源,持续开展服务对接工作,进一步推动政府服务协同化、企业服务高效化、公共服务便利化、个人服务精细化。
宁德市城市公共服务平台(“i宁德”APP)作为宁德市汇聚政务、公共、惠企便民服务的统一入口,2023年在市政府高位支持与各委办局共同推动下,接入服务107项,截至2023年末平台累计上线服务217项。为市民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让政务服务触手可及,着力打造“部门专区”,全面整合公安局、住建局、文旅局等部门应用,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形成“区县专区”,接入各地本地特色服务,实现区县业务智能秒办;创建“宁德教育”门户,实现线上教育缴费服务全覆盖;丰富“生活缴费”服务,实现水务、燃气、网络、电视、交通出行等生活缴费服务掌上办。不断完善便民生活服务体系,为“便民服务”不断加码助力。
同时,市交投电子信息公司继续服务新能源车主,“i宁德”APP新能源车购车补贴服务,共受理362户申请,并成功发放补贴金额173.4万元;新能源汽车ETC高速互通服务车辆111.06万辆次,全年免通行金额高达627.66万元,深入融合“电动宁德”和“数字宁德”发展,为促推我市的“绿色低碳”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为“电动宁德”打通堵点
建设“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的先行区”,“电动宁德”建设是抓手和载体。近年来,依托全球最大的锂电新能源生产基地,宁德市在推动“电动宁德”建设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市交投电子信息公司作为全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牵头单位,按照市政府民生“十个十”工作部署,瞄准新能源汽车车主“里程焦虑”,充电难等难点痛点,抢抓新基建风口,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为推动电动汽车普及,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截至2023年12月,市交投电子信息公司在宁德各县(市、区)累计建成投产公共充电桩2004个,占全市公共桩的50%。其中,60%以上场站分布在乡镇、旅游景区、厂区、单位及港口等位置,实现充电桩建设全域覆盖,让群众感受到更多的低碳生活幸福感。
全国首艘配备直翼舵桨并入级中国船级社“绿色船舶-3”标志的纯电动观光游船“东湖之星”正式在宁德东湖下水,为开启“零碳文旅”时代打造了先行示范,这背后也有市交投电子信息公司的努力。发力“电动船舶”新赛道,我们不再局限于车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港口码头岸电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壁垒,为我市电动船舶事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为宁德文旅零碳发展注入新动能。(学习大军 宁德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供稿)
责任编辑:田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