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

赓续薪传 久久为功

《2019非遗薪传奖图录》序言
发布时间:2020-07-06 12:03: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华文化浩瀚深厚,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最为生动的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非遗作为传统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今天仍然与我们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人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世代传递的日常载体。同时,非遗资源既是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其自身继承基础上的创造也可以成为本领域当代艺术发展高峰的标志。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文化财富,珍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勇于积极承担的责任。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过近20年的时间。20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逐步深入人心,保护认知家喻户晓,保护绩效日益显现,保护理念和保护实践为国际社会广泛肯定。这是党和国家重视、支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支持、扶持,各级文化部门、非遗保护机构和广大非遗保护工作者积极努力,各门类的非遗传承人着力传承,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结果。

其中,尤其要指出的是作为传承主体的非遗传承人在保护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我国的非遗保护已走上依法保护的阶段,实践中探索的有效保护方式,如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活态性保护及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等,都在保护工作中得到肯定和有效实施。这些保护的原则和方式,很多都是从传承人的保护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世界上其他国家在非遗保护方面也有共同和各自不同的方式和经验,也同样是在非遗传承人的实践与创造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非遗保护的重要文件,也还是在总结非遗传承人保护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有的则是围绕发挥和促进传承人作用而实施的。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核心要素,其作用由此可见一斑。非遗性质的独特性决定了传承人与非遗项目的合一性,所以人们常说人在艺存。从我们国家目前非遗保护、传承呈现的状态来说,那些生态良好、生气盎然的区域或社会认知度广泛、具有品牌性影响的项目,都与那些卓有影响力的传承人密切联系在一起。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再创造者和传递者,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最为重要的载体。而代表性传承人则又不同于一般的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非遗文脉的使命,也彰显着非遗当代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

就非遗保护而言,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机构、热心人士等作为保护主体和非遗传承人作为传承主体的参与都是重要的。保护主体的责任是为保护创造环境和条件,传承主体则直接承载着项目本身接续、再创造、再传递的职能。就两者的关系而言,前者既不应该也做不到越俎代庖。尊重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创造精神和主体性,同时发挥好保护主体的保障作用,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内在动力的持久生发而保持持续、科学发展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19日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他在全国各地的调研中,还多次接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给以亲切肯定和鼓励。这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激励传承人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社会各方面持续努力深入做好非遗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浙江省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全国的非遗保护开展提供了不少新的经验。近几年来,浙江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站在加强文化自信的高度,继续以不断的探索推动非遗保护的深化。例如,地方戏曲的传承保护、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文化生态保护和省内各地区保护经验的案例总结等都创造了很好的经验。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设立的“薪传奖”,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的开展,从鼓励传承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出发,表彰杰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尊重和肯定传承人的地位和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她)们传承的成绩,学习他(她)们传承的经验。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薪传奖和传统工艺大展薪传奖的获奖者,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杰出代表。这个奖项充分体现了对传承人的尊重。相信获奖传承人一定会再接再厉,把自身的技艺保护好、传承好,多带传人、带好传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务长期艰巨、任重道远。在今天我们国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之时,非遗保护更有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我们既为中华民族拥有源远流长、丰富灿烂、世代赓续且葆有坚韧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豪,更为保护、延续和发展这份珍贵遗产而深感责任重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尽其责,各尽其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们每一位公民、非遗保护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应以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参与其中,携手共筑文化长城,携手共建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

是为序。

(《2019非遗薪传奖图录》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20年5月出版)

责任编辑:陈卫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