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就是我们的福星,村里锥栗的销路终于打开了。”今年的锥栗丰产期,寿宁县平溪镇燕窠村锥栗种植大户张福彭尝到了丰收的甜头,“我一天能够捡15公斤左右锥栗,加工成为即食产品后,售价更高了,还远销全国各地。”
燕窠村是一个海拔760米的偏远高山村落,高海拔和充足的日照等自然条件使得当地出产的锥栗饱满香甜。但是大面积种植后,锥栗销售难题却接踵而至:缺少销售渠道,且加工过程中容易分瓣破损,可用率较低。
如今,这些难题在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黄高英的努力下迎刃而解。黄高英先是引进锥栗加工技术,以“机器粗加工+人工精加工”的方式解决了锥栗加工破损率高等问题,又注册了圣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锥栗合作社,依托“下乡的味道”民富电商平台,将加工后的即食锥栗放到网上销售,解决了农户销售困难的问题。
近年来,寿宁县精选确定首批32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扎实、协调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人选,覆盖14个乡镇和118个行政村,真正把乡村振兴队伍中的“尖兵”力量下沉一线。
在黄高英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谋思路、找方案的同时,另一位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叶生也在大安乡亭溪村的田间地头忙碌着。在他看来,当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大力发展富硒富锌特色产业,吸引一批“新农人”回归乡村,让年轻人留得住、有钱赚。
寿宁土壤富含硒、锌元素,而亭溪村正处在核心区内。以此为核心优势,叶生组织群众先后种植水稻、山冬乌等生态硒锌产品,并发展种养业、开办农家乐,让硒锌产业更有“钱”途。
人勤无闲冬。如今的亭溪村,村民们白天种菜搞养殖,夜晚在企业包装车间打工赚“外快”。叶生聘请有劳动能力的中老年村民管理花田,每年为20多名村民发放工资47万多元,带动63户农民年均增收1.3万多元。“去花田里干活每天工资有120元,一年来能赚上万元。”老人龚成眉开心地说。
不仅如此,叶生还通过朋友圈、视频号、微信群等各种途径,宣传亭溪村产业发展和村容村貌的变化,回引返乡就业创业乡贤35名。明年,叶生还计划开垦田山至范家山山头1475.98亩田地,试种五常大米,以“劳动报酬+收成作物二次分红”的方式吸引在外青年返乡务农,目前已有36人响应。
“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不仅给村庄带去了许多资源,策划了很多契合乡村的发展思路,推进了项目的协调发展,还融入乡村基层党组织,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寿宁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自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工作开展以来,寿宁县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关键作用,在乡村振兴工作上取得实际成效,共带动就业535人,推动村集体增收72万元,争取项目资金308.6万元,实施项目38个、投入资金689.5万元,推动招商引资项目23个、投资额881.6万元,举办讲座、培训58场,解决技术问题28个,产生经济效益315.8万元。(庄严 通讯员 陈杰 )
学习大军荐稿
责任编辑:田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